[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的微針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26429.1 | 申請日: | 2021-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0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遠錦;陳國璞;王月桐;商珞然;張大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鼓樓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8/16 | 分類號: | A61K38/16;A61K9/00;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劉佳慧 |
| 地址: | 21000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疤痕 修復 白喉毒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的微針,其特征在于:
微針為載有白喉毒素的水凝膠微針;
微針由混合有白喉毒素的水凝膠前體溶液固化制得;
水凝膠前體選自殼聚糖、明膠、絲素蛋白、透明質酸、海藻酸鈉、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酯明膠、聚乙二醇雙丙烯酸酯、聚乳酸、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多巴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的微針,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白喉毒素在水凝膠前體溶液中的混合濃度為小于1mg/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的微針,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微針的基底厚度為200μm~2mm,針體高度為50μm~1mm,底座直徑為50~400μm,針尖距為200μm~2mm,基底尺寸為0.5-15cm×0.5~1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的微針,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水凝膠前體溶液的體積濃度小于等于100%。
5.如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微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白喉毒素粉末與水凝膠前體溶液混合均勻;
步驟二、通過激光刻蝕硅膠基板制作微針模板;將混合有白喉毒素的水凝膠前體溶液滴入微針模板,排出氣泡,固化水凝膠前體溶液,得到微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復的載白喉毒素微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驟二中,排出氣泡的方法為放入真空干燥機內真空3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鼓樓醫院,未經南京鼓樓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2642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