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25794.0 | 申請日: | 2021-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1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博;張文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博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4 | 分類號: | G01N35/04;G01N3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朱寶慶 |
| 地址: | 221400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成像 自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包括供料單元、滴液單元和輸出單元,供料單元用于不間斷的向滴液單元提供載片,并將滴好溶液的載片運送至輸出單元,滴液單元用于向載片滴加需要檢測的溶液,輸出單元用于將滴好溶液的載片送出升降轉動件,等待實驗人員使用。本發明所述裝置供料單元能夠實現對載片自動化移動和滴液,無需人工滴液,三個支板在三個工位上不停地輪換工作,自動化程度高,效率極高,非常適用于需要大量樣本的檢測實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成像儀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在生命科學、食品藥品檢測、制藥制水、環境安全等領域中,都亟待解決稀有細胞或痕量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實時檢測問題,從而保證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食品、藥品、水質、空氣等的質量與安全。目前針對稀有細胞或痕量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經典的平板培養計數法、顯微熒光計數法和當前熱門的流式細胞術。平板計數法計數準確,可靠度高,成本低,但因需進行細菌培養,檢測速度慢,時間可長達48~72小時,不能滿足特定場合的快速、實時性要求,同時,有些細菌的培養條件苛刻,當生長環境,如溫度、營養物組成發生改變時,一些細菌會進入一種活的不可培養狀態,導致計數結果不準確,故需要通過大量樣本進行檢測以達到準確性的要求,而目前,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向載片上進行滴液檢測,效率太慢。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的生物成像儀進樣裝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提供一種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其包括,供料單元,包括承載件、供料件和升降轉動件,所述承載件包括承載板,以及放置于所述承載板上的載片,所述供料件用于將所述承載件輸送至升降轉動件上;滴液單元,與所述升降轉動件配合,用于向所述載片上滴加溶液;輸出單元,與所述升降轉動件配合,用于將滴好溶液的承載件從所述升降轉動件上推出。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升降轉動件包括轉動板、與所述轉動板固定連接的固定圓柱、與所述固定圓柱鉸接的第一伸縮桿、承載所述固定圓柱的連接板,以及與所述連接板配合的第二伸縮桿,所述連接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伸縮桿的一端配合的鉸接支座。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承載板包括設置于底部的矩形凸起,以及對稱設置于所述矩形凸起兩側的長圓凸起。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轉動板包括3個等角度設置的支板,每一個所述支板上均設置有與所述矩形凸起配合的矩形孔,以及與所述長圓凸起配合的長圓孔。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矩形凸起上設置有十字型凹槽。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供料件包括輸送件和輸送平臺,所述輸送平臺與所述輸送件等高,其上設置有第一T型凸臺,所述第一T型凸臺與所述十字型凹槽配合,所述輸送平臺的寬度不大于所述矩形孔的寬度。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成像儀自動進樣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滴液單元包括滴液機和滴液平臺,所述滴液平臺上設置有與所述矩形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滴液平臺的寬度不大于所述矩形孔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博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博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257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