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站冗余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18687.5 | 申請日: | 2021-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3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吉榮新;王超;陳建平;王海龍;劉瑜;吳振軍;倪艷;倪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H04W88/08;H04W88/18;H04L12/24;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韓天宇 |
| 地址: | 21003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站 冗余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站冗余倒換裝置及方法,該系統由核心網、多基帶處理單元以及射頻拉遠單元組成。多基帶處理單元由相同的單基帶處理單元組成,核心網和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多個單基帶處理單元分別連接,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單基帶處理單元與射頻拉遠單元分別連接,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各單基帶處理單元之間進行連接。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各單基帶處理單元可配置主從角色,主從之間按照冗余等級實時同步數據,當主設備發生故障時,從設備升級為主設備并退出低功耗運行模式,并切換業務路徑。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方法、系統可降低設備發生故障時待倒換的數據量,進而縮短了數據倒換時間、降低了由于設備故障帶來的用戶感知問題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站冗余倒換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更高的頻譜資源以及更優的空口通信技術得到應用。作為通信系統中關鍵網元之一的基站,在一些如高鐵通信的應用中,對其性能,以及業務的連續性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目前針對基站的可靠性,通常是采用主備的方式。通常的流程是:采用基帶池,可配置主從角色,在正常通信下,主板負責業務,從板作為備份。主板或第三方網元檢測是否產生故障,若產生則觸發數據倒換,即將業務數據從主板倒換到從板,從板接替主板角色,繼續服務于業務。系統主動發送消息觸發業務的重建,從而縮短了業務終端的時間。
上述方法,只在系統檢測出故障時才實施數據倒換,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數據倒換的延遲,并且在某些場景下系統是沒有時間倒換的,即系統完全崩潰,數據來不及倒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基站冗余倒換裝置及方法,達到基站冗余的目的,進而縮短基站故障時業務中斷時延,提升基站的可靠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站冗余裝置,包括核心網、多基帶處理單元以及射頻拉遠單元,多基帶處理單元由若干相同的單基帶處理單元組成,核心網和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多個單基帶處理單元分別連接,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單基帶處理單元與射頻拉遠單元分別連接,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各單基帶處理單元之間進行連接;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各單基帶處理單元配置主從角色,主單元角色處理所有業務,從單元角色的基帶處理單元不處理業務,以低功耗模式運行,主從之間按照冗余等級實時同步數據,當主設備發生故障時,從設備升級為主設備并退出低功耗運行模式,并切換業務路徑。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冗余等級分為三級,一級代表不進行數據冗余,即主設備發生故障,由從設備重新建立鏈路,不存在倒換;二級代表僅進行終端上下文的冗余備份,即終端上下文實時備份到從設備,主設備發生故障;三級代表在二級的基礎上增加業務數據的備份;所述上下文,是指終端的靜態及半靜態配置;業務數據指用戶的應用數據,根據緩存業務數據進行實時備份。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單基帶處理單元由同步模塊、業務倒換模塊、告警模塊組成。同步模塊,用于主從之間實時同步基帶級的配置同步;業務倒換模塊,用于未出故障時實時倒換部分數據以及出現故障時將業務完全從主設備倒換到從設備。告警模塊,用于消息交互,觸發數據倒換。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同步模塊接收網管的配置,用于保持配置的同步。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業務倒換模塊基于緩存的業務數據,實時進行倒換。
進一步改進,所告警觸發,停止數據收發,進行完全的數據倒換。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核心網通過交換器和多基帶處理單元中的多個單基帶處理單元分別連接,所述的單基帶處理單元和射頻拉遠單元之間通過射頻交換器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站冗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186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