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節出料量的預浸料復合生產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13693.1 | 申請日: | 2021-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0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顏華;于紅剛;宋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州聯合拓普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15/12 | 分類號: | B29B15/12;B29B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楊杰 |
| 地址: | 253500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節 料量 預浸料 復合 生產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節出料量的預浸料復合生產設備,包括樹脂基體儲料腔,所述樹脂基體儲料腔內腔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半圓形活動板以及第二半圓形活動板,所述樹脂基體儲料腔底部開設有下料口。本發明通過正反轉電機逆時針轉動帶動第一半圓形活動板以及第二半圓形活動板分別順時針以及逆時針旋轉使得兩者底部之間的縫隙增大,從而實現增大樹脂基體的出料量,反之,正反轉電機順時針轉動從而實現將第一半圓形活動板與第二半圓形活動板之間的縫隙減小,第一半圓形活動板與第二半圓形活動板之間的縫隙可調,從而實現改變樹脂基體的出料量,進而適用不同連續纖維或織物的需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預浸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節出料量的預浸料復合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預浸料是用樹脂基體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浸漬連續纖維或織物,制成樹脂基體與增強體的組合物,是制造復合材料的中間材料,按物理狀態分類,預浸料分成單向預浸料、單向織物預浸料、織物預浸料;按樹脂基體不同,預浸料分成熱固性樹脂預浸料和熱塑性樹脂預浸料;按增強材料不同,分成碳纖維(織物)預浸料、玻璃纖維(織物)預浸料、芳綸(織物)預浸料;根據纖維長度不同,分成短纖維(4176mm以下)預浸料、長纖維(1217mm)預浸料和連續纖維預浸料;按固化溫度不同,分成中溫固化(120℃)預浸料、高溫固化(180℃)預浸料以及固化溫度超過200℃的預浸料等。
樹脂基復合材料(Resin Matrix Composite)也稱纖維增強塑料(FiberReinforced Plastics),是技術比較成熟且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復合材料。這種材料是用短切的或連續纖維及其織物增強熱固性或熱塑性樹脂基體,經復合而成。以玻璃纖維作為增強相的樹脂基復合材料在世界范圍內已形成了產業,在我國俗稱玻璃鋼,進入20世紀70年代,對復合材料的研究發跡了僅僅采用玻璃纖維增強樹脂的局面,人們一方面不斷開辟玻纖-樹脂復合材料的新用途,同時也發現,這類復合材料的比剛度要求很高的尖端技術的要求,因而開發了一批如碳纖維、碳化硅纖維、氧化鋁纖維、硼纖維、芳綸纖維、高密度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增強材料,并使用高性能樹脂、金屬與陶瓷為基體,制成先進復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簡稱ACM)。這種先進復合材料具有比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更好的性能,是用于飛機、火箭、衛星、飛船等航空航天飛行器的理想材料。樹脂基復合材料于1932年在美國出現,1940年以手糊成型制成了玻璃纖維增強聚酯的軍用飛機的雷達罩,其后不久,美國萊特空軍發展中心設計制造了一架以玻璃纖維增強樹脂為機身和機翼的飛機,并于1944年3月在萊特-帕特空軍基地試飛成功。從此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開始受到軍界和工程界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種材料迅速擴展到民用,風靡一時,發展很快。1946年纖維纏繞成型技術在美國出現,為纖維纏繞壓力容器的制造提供了技術貯備。1949年研究成功玻璃纖維預混料并制出了表面光潔,尺寸、形狀準確的復合材料模壓件。1950年真空袋和壓力袋成型工藝研究成功,并制成直升飛機的螺旋槳。60年代在美國利用纖維纏繞技術,制造出北極星、土星等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殼體,為航天技術開辟了輕質高強結構的最佳途徑。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不足:預浸料生產用的樹脂基體浸漬設備的出料量大多為固定式,固定式的出料量不能保證不同連續纖維或織物完全浸濕,從而適用性較差。
在所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公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節出料量的預浸料復合生產設備,通過正反轉電機逆時針轉動帶動第一半圓形活動板以及第二半圓形活動板分別順時針以及逆時針旋轉使得兩者底部之間的縫隙增大,從而實現增大樹脂基體的出料量,反之,正反轉電機順時針轉動從而實現將第一半圓形活動板與第二半圓形活動板之間的縫隙減小,第一半圓形活動板與第二半圓形活動板之間的縫隙可調,從而實現改變樹脂基體的出料量,進而適用不同連續纖維或織物的需要,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州聯合拓普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德州聯合拓普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136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