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磁場作用的送絲和送粉復合電弧增材TIG焊槍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9869.6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3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克鴻;胡帥;吳統立;徐國龍;廖文健;姚尚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9/167 | 分類號: | B23K9/167;B23K9/133;B23K9/28;B23K9/32;B33Y10/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張玲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場 作用 復合 電弧 tig 焊槍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電弧增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磁場作用的送絲和送粉復合電弧增材TIG焊槍裝置。包括TIG焊槍,磁場發生裝置和送絲送粉裝置;所述磁場發生裝置和TIG焊槍一體設置,用于產生近平行于TIG焊槍電弧的縱向磁場;所述送絲送粉裝置包括三個呈120°分布的送粉管,和位于任意相鄰的兩個送粉管之間的送絲管,三路送粉管姿態相同,使三路送粉的匯聚點位于TIG焊槍鎢極尖端下方的熔池部位,同時三路送粉氣流相互抵消。本發明在傳統TIG焊槍基礎上加裝了磁場發生裝置和設計了送絲和送粉復合的夾具;實現了向高氮鋼TIG增材熔池中有效送給氮化物合金粉末的目標,同時穩定了高氮鋼TIG絲粉同送復合增材過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弧增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磁場作用的送絲和送粉復合電弧 增材TIG焊槍裝置。
背景技術
高氮鋼在電弧增材過程中,材料中氮原子易在熔池中聚集形成氮氣,當氮氣 逸出速度大于熔池凝固速度時,氮氣逸出熔池,造成基體金屬氮損失;當氮氣逸 出速度小于熔池凝固速度時,氮氣留存在凝固金屬內部形成氮氣孔,氮的存在形 式不再是固溶于基體金屬內部。不論是形成氮氣溢出熔池造成基體金屬氮損失還 是形成氮氣孔改變氮在基體金屬存在的形式,這些缺陷存在對高氮鋼材料的組織、 性能都造成極大影響。為了避免高氮鋼在增材過程出現氮損失及氮氣孔問題,提 出在高氮鋼增材過程向液態熔池加入氮化物合金粉末進行粉末冶金,實行送絲和 送粉復合增材,以期解決氮損失和氮氣孔問題。在公開的專利CN112404668A中, 提出了一種用于高氮鋼外送粉電弧增材裝置及方法,即采用邊增材邊鋪粉的方式, 通過送氣送粉機構將氮化物粉末送入電弧后側高溫區域。利用增材過程中熔池后 方高溫區使鋪設粉末部分熔化,在增材下一層時上一層熔敷金屬部分發生重熔, 使得上層熔敷金屬表面鋪設的含氮粉末熔化進入熔池。由于粉末鋪展于增材件表 面,而非直接送入熔池,電弧燃燒區域有保護氣流吹出,保護氣流也會作用于粉 末,吹散粉末,導致溶入熔池的粉末量不足。同時送粉通過載氣送入,送粉氣流 對電弧形態和穩定性的干擾也應值得重視。送粉通過氣流運載方式,送粉氣流會 干擾電弧形態,導致電弧燃燒不穩定,影響增材過程穩定性。
電弧增材分為熔化極電弧增材和非熔化極電弧增材,高氮鋼TIG電弧增材則 屬于非熔化極電弧增材。高氮鋼TIG電弧增材時,由于熔池中氮的溢出與鎢極結 合形成氮化鎢,造成鎢極燒損,鎢極尖端球化,TIG電弧挺度不足,容易出現電 弧偏吹現象;加之高氮鋼液的黏度較高,不易流動,考慮到添加氮化物合金粉末 進入熔池,粉末也難以在液態熔池內充分混合均勻,從而導致局部成分相差較大、 成形質量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磁場作用的送絲和送粉復合電弧增材TIG焊 槍裝置。該裝置在傳統TIG焊槍基礎上加裝了磁場發生裝置和設計了送絲和送 粉復合的夾具;可以在實現送絲和送粉精準送給、復合增材的同時,利用磁場對 電弧的積極作用,改善TIG送絲和送粉復合電弧增材過程中電弧特性,增加電 弧挺度,同時磁場能對熔池進行作用,均勻熔池成分,細化結晶;送粉管分布于 以焊槍中心為圓心的圓形固定座三等分位置處的特性,也有利于抵消送粉氣流對 電弧形態的干擾。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帶磁場作用的送絲和送粉復合電弧 增材TIG焊槍裝置,包括TIG焊槍,磁場發生裝置和送絲送粉裝置;
所述磁場發生裝置和TIG焊槍一體設置,用于產生近平行于TIG焊槍電弧的 縱向磁場;
所述送絲送粉裝置包括三個呈120°分布的送粉管,和位于任意相鄰的兩個 送粉管之間的送絲管,三路送粉管姿態相同,使三路送粉的匯聚點位于TIG焊槍 鎢極尖端下方的熔池部位,同時三路送粉氣流相互抵消。
進一步的,所述送絲送粉裝置中的送粉姿態和送絲姿態可調。
進一步的,所述磁場發生裝置包括激磁線圈和鐵磁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98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抑郁情緒腦電波信號識別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頭盔鏡片的微開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