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及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9802.2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7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赫喆;王標;蒼峰;于佳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8 | 分類號: | G01M9/08;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劉傳準 |
| 地址: | 110035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安全 可控 破損 模型 防護 方法 結構 | ||
1.一種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顫振風洞模型,在所述顫振風洞模型的顫振敏感部位安裝防顫振結構,所述防顫振結構根據以下原則進行設計:
在顫振發生時,所述防顫振結構先于所述顫振風洞模型其它部位的破壞;
所述防顫振結構從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脫落后,所述顫振風洞模型的顫振速度會提高;
所述防顫振結構從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脫落后,不會對所述顫振風洞模型造成嚴重的風洞損傷;
根據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構建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結構包括:
顫振風洞模型,所述顫振風洞模型包括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的顫振敏感部位安裝有防顫振結構,所述防顫振結構包括:防顫振結構(2)、安全可控破損件(3)、螺釘(4)以及鋼絲繩(6),其中,
所述防顫振結構(2)設置在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的顫振敏感部位,所述防顫振結構(2)具有與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相適配的外形;
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的一端通過螺釘(4)與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防顫振結構(2)連接,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具有與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相適配的外形,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上設置有應力槽(5),在顫振發生時,所述應力槽(5)處先發生斷裂;
所述鋼絲繩(6)設置在由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所述防顫振結構(2)以及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圍成的空腔中,所述鋼絲繩(6)一端與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主體(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防顫振結構(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在所述防顫振結構與所述顫振風洞模型之間設計軟連接結構,保證所述防顫振結構從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脫落后,不會對所述顫振風洞模型造成嚴重的風洞損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設計所述防顫振結構從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脫落后,釋放對顫振敏感的自由度,保證所述防顫振結構從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脫落后,不會對所述顫振風洞模型造成嚴重的風洞損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顫振結構從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脫落后,舵面旋轉剛度變為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設計多個不同強度的防顫振結構,實現對所述顫振風洞模型的前期調試和現場調整;
通過設計所述防顫振結構的備用件,實現所述防顫振結構的更換,使得所述顫振風洞模型迅速恢復到原狀態,便于后續吹風順利進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與所述防顫振結構(2)一體成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與所述防顫振結構(2)通過螺釘(4)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可控破損的顫振模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包括不同強度的多個,且同一強度的所述安全可控破損件(3)包括試驗件以及備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980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壓線圈繞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加載條件下的航空發動機轉動慣量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