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裝置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8368.6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5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雷鵬;唐元梁;譚仲威;黃德群;陳軍;顧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科學院健康醫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8/12 | 分類號: | A61B8/12;A61B8/08;A61B8/00;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玛?/td> |
| 地址: | 5105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 激光 超聲 成像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散斑成像系統,用于進行激光散斑激發處理以及激光散斑接收處理,得到激光散斑成像數據;
光聲成像系統,用于進行光聲激發處理以及光聲信號采集,得到光聲成像數據;
超聲成像系統,用于進行超聲發射處理以及進行超聲接收處理,得到超聲成像數據;
融合系統,用于將所述激光散斑成像數據、所述光聲成像數據以及所述超聲成像數據進行融合成像,得到目標成像結果;
其中,所述目標成像結果用于確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粘彈性質、斑塊內的組分差異信息以及斑塊的分布情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散斑成像系統包括散斑激發模塊和散斑接收模塊,
其中,所述散斑激發模塊包括激光器、光束整形模組、光纖耦合器、多模Y型光纖、光電滑環、梯度折射率透鏡、偏振片以及反射鏡;
所述散斑接收模塊包括反射鏡、偏振片、梯度折射率透鏡、光電滑環、多模Y型光纖、濾光片以及相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聲成像系統包括光聲激發模塊和光聲信號采集接收模塊;
所述光聲激發模塊包括脈沖激光器、分束棱鏡、光電二極管、光束整形模組、光纖耦合器、多模光纖、光電滑環、梯度折射率透鏡、偏振片以及反射鏡;
所述光聲信號采集接收模塊包括超聲換能器、換能器引線、光電滑環、超聲接收器、放大器、采集卡以及計算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成像系統包括超聲發射模塊和超聲接收模塊;
所述超聲發射模塊包括計算機、延時器、超聲發射器、光電滑環、超聲換能器引線以及超聲換能器;
所述超聲接收模塊包括超聲換能器、超聲換能器引線、光電滑環、超聲接收器、放大器、采集卡以及計算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體化探頭,所述一體化探頭包括固定外殼,與所述固定外殼相連的扭力線圈,所述扭力線圈的一端與光電滑環相連接;所述固定外殼中設有激光散斑激發、接收光纖、光聲激發光纖、梯度折射率透鏡、偏振片、反射鏡、超聲換能器以及超聲換能器引線。
6.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過激光散斑成像系統進行激光散斑激發處理以及激光散斑接收處理,得到激光散斑成像數據;
通過光聲成像系統進行光聲激發處理以及光聲信號采集,得到光聲成像數據;
通過超聲成像系統進行超聲發射處理以及進行超聲接收處理,得到超聲成像數據;
通過融合系統將所述激光散斑成像數據、所述光聲成像數據以及所述超聲成像數據進行融合成像,得到目標成像結果;
其中,所述目標成像結果用于確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粘彈性質、斑塊內的組分差異信息以及斑塊的分布情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血管內激光散斑-光聲-超聲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激光散斑成像系統進行激光散斑激發處理以及激光散斑接收處理,得到激光散斑成像數據,包括:
通過激光器發出激光,對所述激光進行整形之后通過光纖耦合器進入Y型光纖的輸入端,得到散斑激發光,所述散斑激發光通過光電滑環在光纖里向前傳輸,通過內窺導管前端的梯度折射率透鏡對所述散斑激發光進行準直,同時通過偏振片確定散斑激發條件,通過反射鏡照射到斑塊組織上完成散斑激發;
照射到所述斑塊組織上的激發光散射出來通過反射鏡反射,經過偏振片、梯度折射率透鏡、光纖以及光電滑環后從Y型光纖的另一端輸出,經過濾光片濾掉雜散光之后被相機接收,完成激光散斑成像的接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科學院健康醫學研究所,未經廣東省科學院健康醫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836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