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料卸料的抑塵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7764.7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5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錫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佰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67/24 | 分類號: | B65G67/24;B65G67/60;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卸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散料卸料的抑塵方法,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步,安裝除塵器和風機,利用通風管路將除塵器和風機連接在一起,并將通風管路的至少一個進風口固定安裝在卸料斗或卸料坑的抽風口處;第二步,在卸料斗或卸料坑的上口沿安裝粉塵圍堵結構;第三步,啟動風機,風機使粉塵防逃逸空間處于為負壓狀態,物料中的粉塵在負壓的作用下經粉塵防逃逸空間被吸入卸料斗或卸料坑。本發明的粉塵圍堵結構設置在卸料斗上方,縮短了抓斗卸船機和卸料斗的距離,使物料中的粉塵最大限度地進入卸料斗,減少粉塵外溢,除塵效果好,提高了除塵率,解決了困擾散料卸料行業的難題,特別適用于風速較大的港口和碼頭,縮短了船舶??繒r間,降低了運輸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散料卸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散料卸料的抑塵方法。
背景技術
在港口、碼頭、礦山、散料倉庫、貨場等場地,常用運輸車或抓斗卸船機等將散裝物料卸在物料倉或卸料斗內。在卸料時常在物料倉的上開口或卸料斗內安裝一個鋼格柵,用于保護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然而,散料中的粉塵在卸料過程中隨著氣流向四周擴散,導致粉塵四處飛揚,卸料環境惡劣且危害人體健康。另外,港口和碼頭卸料作業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海風,在卸料時為保證安全不得不加大抓頭和卸料斗之間的距離,物料中的粉塵在下落過程中被海風吹散在空氣中,導致作業環境極其惡劣,影響正常卸船作業,增加運輸成本。
為解決散料卸料時粉塵飛揚的技術問題,一些企業用風機抽取負壓,利用負壓將散料中的粉塵抽走以避免揚塵。然而,接料口處的鋼格柵或篦子透風面積大,需要大功率風機(風量大且風壓高)才能將散料中的粉塵抽入卸料斗或物料倉內,能耗高,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同時由于散料和卸料斗存在較大距離,在卸料過程中依然有大量粉塵直接被吹散在空氣中,導致無法正常卸料,特別是港口和碼頭等風速較大的卸料場地。因而,如何解決散料卸料過程中的粉塵問題依然是困擾整個行業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散料卸料的抑塵方法,在卸料過程中風機提供的負壓使卸料斗和粉塵防逃逸空間處于微負壓狀態,粉塵防逃逸空間縮短了散料下落位置和卸料斗之間的距離,有效減少粉塵外溢量,除塵效果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散料卸料的抑塵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步,安裝除塵器和風機,利用通風管路將除塵器和風機連接在一起,并將通風管路的至少一個進風口固定安裝在卸料斗或卸料坑的抽風口處;
第二步,在卸料斗或卸料坑的上口沿安裝粉塵圍堵結構,粉塵圍堵結構包括沿著卸料斗或卸料坑的周向布設的擋墻和/或風幕機,擋墻和/或風幕機圍成高度0.5~3.0m的粉塵防逃逸空間;
第三步,啟動風機,風機使粉塵防逃逸空間處于為負壓狀態,物料中的粉塵在負壓的作用下經粉塵防逃逸空間被吸入卸料斗或卸料坑,然后由通風管路進入除塵器,經除塵后的空氣在風機的作用下排放到大氣中。
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在安裝所述粉塵圍堵結構前,在所述卸料斗或卸料坑內水平安裝蔽塵結構,蔽塵結構為鋼格柵、篦子、遮擋簾和蔽塵組件中的任一種,且,蔽塵結構和卸料斗或卸料坑圍成物料腔,啟動所述風機使所述物料腔處于微負壓狀態。
在本發明的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蔽塵結構為蔽塵組件,所述蔽塵組件包括安裝結構和多個結構相同的蔽塵單元;其中:
安裝結構包括安裝框和多個間隔設置在所述安裝框內的安裝件,多個安裝件將安裝框分隔為多個下料口,每個下料口內設置有一個所述蔽塵單元;
蔽塵單元包括多個沿下料口長度方向交替設置的溜料件和密封件,每個所述溜料件傾斜設置,所述密封件上部鉸接在與其相鄰的一個溜料件上部而其下部搭放在與其相鄰的另一個溜料件下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佰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鄭州佰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77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