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減震四類梯型城市地下綜合體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7296.3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6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婷;孫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青島地質勘查開發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4F17/04;E04H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一葉知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劉洪雨 |
| 地址: | 266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減震 四類梯型 城市 地下 綜合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減震四類梯型城市地下綜合體,涉及城市地下工程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本發明通過一體澆筑成型的雙口型外混凝土框體、內混凝土框體能夠有效保證地下綜合體在豎直方向與水平方向的支撐穩定性,同時通過一體澆筑而成的減震墻,使得雙口型外混凝土框體、內混凝土框體之間形成四個梯型狀的功能倉,既能夠加強外混凝土框體、內混凝土框之間的抗形變能力,從而提高減震性能,還對各個功能倉進行了合理布局,為舊城改造以及新地資源開發合理利用空間提供了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地下工程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高效減震四類梯型城市地下綜合體。
背景技術
地下綜合體一般指多功能大規模地下空間建筑,在垂直與水平方向若干單棟地下建筑的連接不能稱為地下綜合體。地下綜合體是伴隨著城市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而出現的,是城市地下空間資源集中利用的體現。主要依賴地下物業的開發與利用,完成地下的購物中心、商業街、車庫、娛樂設施、餐飲、倉庫等商業物業的開發、并與地上的交通設施對接的商業綜合體,是城市與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的集中體現。
目前,現有地下綜合體主要是以矩形綜合體為主,還有部分呈圓形、橢圓形、馬蹄形、遁形等地下綜合體,通過在綜合體內部設置多層結構和多個功能倉實現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分布。眾所皆知,地下綜合體開發后對地面結構對造成一定的影響,地下綜合體的穩定性、抗震性能較差直接影響到地面建筑或設施的安全性能。考慮到安全問題,在已有的地下綜合體地面層一般不會設置大型建筑、設施,這就導致舊城改造難度大以及新地塊發資源無法合理利用。
因此,如何研究設計一種高效減震四類梯型城市地下綜合體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減震四類梯型城市地下綜合體,為舊城改造以及新地資源開發合理利用空間提供了技術支撐。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高效減震四類梯型城市地下綜合體,包括均呈口型的外混凝土框體、內混凝土框體;
內混凝土框體的外角與外混凝土框體的內角對應設置有減震墻,且外混凝土框體、內混凝土框體以及四個減震墻圍合形成四個沿內混凝土框體四周分布的類梯型倉;
上層類梯型倉為線路管倉,下層類梯型倉為流體管倉,兩側類梯型倉為行人機動倉;
內混凝土框體內水平設置有將內部分隔成上層車輛倉、下層軌道倉的承重板層,上層車輛倉、下層軌道倉中間均設有將對應倉分隔成兩個單向倉的吸音墻。
進一步的,所述行人機動倉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的新風倉、人行倉、交通倉、停車倉以及排氣倉;
新風倉、排氣倉均通過通風管與人行倉、交通倉、停車倉、上層車輛倉、下層軌道倉連通;
上層車輛倉設有上下行站臺,下層軌道倉設有軌道站臺;
交通倉設有可上行至上下行站臺的第一梯道以及可上行至人行倉的第二梯道。
進一步的,所述上層車輛倉豎向設置有將內部空間依次分隔成照明線路倉、電力線路倉、維護倉、通信線路倉、噴淋水管倉的隔墻;
維護倉設有分別與電力線路倉、通信線路倉連通的維護通道;
照明線路倉通過供電導線與地下綜合體的供電系統連接;
噴淋水管通過分支水管分布與各個倉頂部的噴淋系統連接,每個分支水管均設有截止閥。
進一步的,所述下層軌道倉內澆筑有地基臺,地基臺與兩側的減震墻之間形成排水倉,各個倉均通過排水管路與排水倉連通;地基臺內設有多個流體倉,流體倉內部進行防腐蝕處理形成防腐層,流體倉布設天燃氣倉、自來水倉、排污倉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青島地質勘查開發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未經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青島地質勘查開發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72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