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穩控策略生成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6316.5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51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謝宇翔;楊歡歡;付超;邱建;李詩旸;黃磊;朱澤翔;徐光虎;吳為;劉宇明;楊榮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策略 生成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穩控策略生成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通過實時監測電力系統的運行故障和運行數據;根據所述運行故障,確定所述電力系統的待防護故障、待防護線路、薄弱線路和待切機機組;獲取所述運行數據中的待防護線路運行數據和薄弱線路運行數據,并根據所述待防護線路運行數據和薄弱線路運行數據,得到所述待切機機組的需切量;根據所述待切機機組和所述需切量,生成所述電力系統的穩控策略的方法,將實際系統故障后潮流變化引入需切量計算,不僅克服了現有穩控裝置的參數設定困難且依據不足、過切欠切難以平衡、以及穩定控制代價較大的技術問題,而且提升了整個電力系統的緊急穩定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穩定與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穩控裝置的穩控策略生成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電力系統穩定性是指給定運行條件下的電力系統,在受到擾動后,重新回復到運行平衡狀態的能力,即電力系統中的多數變量可維持在一定的范圍,使整個電力系統能穩定運行。隨著電網的互聯,電力系統規模日益增大,可能存在的穩定問題也日益增多。根據《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的要求,目前系統應保證N-1穩定,而電力系統實際運行中也可能遇到更嚴重的故障(如N-2),就需要運用相應的電力系統穩定控制技術以確保電力系統的運行穩定。
現有電力系統中通常使用能夠實現上述穩定控制技術的設備作為穩控裝置,對電力系統實際運行中發生的故障問題進行相應的穩定控制,且在電力系統檢測到發生線路跳閘、主變故障、直流閉鎖等設定的故障后,穩控裝置一般運用預先給定參數和函數(規則)生成需切量,進行切除機組、切除負荷、回降直流等進行應急控制。眾所周知,對應急控制措施的評價不僅要關注是否能可靠有效地解決穩定問題,還要關注實際的控制代價大小。現有技術方案雖能解決穩定問題,但是存在著參數設定困難然且依據不足、過切欠切難以平衡、以及穩定控制代價較大的問題。
因此,亟需在保持現有控制裝置功效的基礎上,增強參數設定依據,調整控制裝置的需切量生成策略,提升計算需切與實際需切的吻合度,降低穩定控制代價,進而提升整個電力系統的緊急穩定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穩控策略生成方法,將實際系統故障后潮流變化引入需切量計算,在克服現有技術中采用穩控裝置進行穩定控制的參數設定困難且依據不足、過切欠切難以平衡、以及穩定控制代價較大的技術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整個電力系統的緊急穩定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穩控策略生成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穩控策略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實時監測電力系統的運行故障和運行數據;所述運行數據包括潮流數據;
根據所述運行故障,確定所述電力系統的待防護故障、待防護線路、薄弱線路和待切機機組;
獲取所述運行數據中的待防護線路運行數據和薄弱線路運行數據,并根據所述待防護線路運行數據和薄弱線路運行數據,得到所述待切機機組的需切量;所述待防護線路運行數據為在待防護故障發生前所述待防護線路對應的運行數據;所述薄弱線路運行數據為在待防護故障發生前所述薄弱線路對應的運行數據;
根據所述待切機機組和所述需切量,生成所述電力系統的穩控策略。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運行故障,確定所述電力系統的待防護故障、待防護線路、薄弱線路和待切機機組的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運行故障,判斷所述電力系統是否存在失穩風險;
當存在所述失穩風險時,判定所述運行故障和所述運行故障發生的線路分別為所述待防護故障和所述待防護故障線路,以及判定存在所述失穩風險的線路為所述薄弱線路;
根據所述待防護故障和所述薄弱線路,確定所述待切機機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63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