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裝置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5375.0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3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杉;許宏科;岳啟林;曹嘉晨;羅密;陳麗容;張騰;劉栩滔;劉佳;王慶遠;侯建華;宋曉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15;G08G1/052;G08G1/065;G08G1/08;G08G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張舉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公路 出口 匝道 客貨 協同 控制 方法 裝置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裝置和設備,該方法包括:根據出口匝道段分車型車輛的運行速度及密度,確定主路出口控制段的期望車速;當主路段內側有客車駛出需求且需要變道時,檢測主路出口控制段貨車是否成隊列行駛、及貨車間距是否小于換道安全閾值;當貨車成隊列行駛、且貨車間距小于換道安全閾值時,引導貨車加大貨車間距離;當貨車間距離大于或等于換道安全閾值時,引導貨車以期望車速行駛。本發明旨在以車路協同環境下的實時數據為基礎,提供一種車路協同環境下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車貨車協同控制方法,以求提高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出的安全系數和通行效率,增加現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車路協同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裝置和設備。
背景技術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高速公路的貨運量急劇增長,導致高速公路貨車占比大,給高速公路的交通運行狀態帶來較大影響。與其它道路相比,高速公路為封閉道路,車輛只能通過出口匝道駛離高速。現階段高速公路主要通過交通指示牌,互聯網導航產品指引車輛駛出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由于大貨車的屏蔽效應、隊列行駛給小型車輛駛出高速公路和變道造成屏蔽障礙,導致小車錯過駛出機會,貨車隊列行駛時,小車連續變道容易造成追尾事件。隨著車路協同技術的發展及5G等通訊技術在交通行業的進一步應用,有助于管理者進一步獲取車輛的型號、實時車速、是否成隊列行駛、道路狀況數據、天氣數據,及時準確的掌握高速公路接近出口匝道的運行狀況,通過車路協同技術,實現匝道出口處貨車和客車的協同控制,保障出口匝道的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在高速公路匝道的出入口控制中,國內外學者對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進行了很多研究,旨在通過控制匝道入口處的交通量,進而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減少交通延誤和高速公路擁擠度。但較少關注大貨車流量下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的協調控制,如果高速公路出口位置由于外側貨車的隊列行駛和換道障礙導致高速公路出口發生擁堵和交通事故,會影響高速公路的整體通行效率。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解決現有高速公路大流量貨車情況下出口匝道管理不足問題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包括:
獲取高速公路出口匝道段分車型車輛的運行速度及密度;
根據出口匝道段分車型車輛的運行速度及密度,確定主路出口控制段的期望車速;
當主路段內側有客車駛出需求且需要變道時,檢測主路出口控制段貨車是否成隊列行駛、及貨車間距是否小于換道安全閾值;
當貨車成隊列行駛、且貨車間距小于換道安全閾值時,引導貨車加大貨車間距離;
當貨車間距離大于或等于換道安全閾值時,引導貨車以期望車速行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高速公路主路出口控制段和高速公路出口匝道段安裝路側車路協同設備,構建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環境;
通過路側車路協同設備,獲取高速公路出口匝道路段分車型車輛的運行速度及密度、主線路段分車型車輛的運行速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還包括:
設置最大允許貨車隊列行駛數量,使高速公路主路段的貨車隊列行駛長度小于允許貨車隊列長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客貨車協同控制方法,還包括:
當主路段內側有客車駛出需求但不需要變道、或主路出口控制段貨車不成隊列行駛時,引導貨車以期望車速行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53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