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及其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4355.1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0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守科;吳瑞憲;王俊輝;李卓航;趙娜;唐紹豐;劉夢婕;梁爾松;張西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23 | 分類號: | B62D33/023;B62D33/04;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緒軍 |
| 地址: | 250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輕型 載貨 汽車 欄板 及其 加工 工藝 | ||
1.一種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欄板為型材結構,包括型材主體,所述型材主體包括面板(2),所述面板(2)的兩端設置有貫穿型材主體長度方向的第一封閉腔體(1)和第二封閉腔體(3);所述第一封閉腔體(1)和第二封閉腔體(3)分別向所述面板(2)的相對側凸出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閉腔體(1)包括A腔(32)和B腔(31),所述A腔(32)和B腔(31)連通,構成L型,所述B腔(31)位于所述面板的端部,所述A腔(32)頂部到面板(2)的距離L大于B腔(31)頂部到面板(2)的距離I。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從面板的端面看,所述面板(2)的中部為大圓弧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閉腔體(1)包括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和第四側壁(14),所述第一側壁(11)和第二側壁(12)通過圓弧平滑連接,所述第二側壁(12)和第三側壁(13)通過倒角連接,所述第四側壁(14)設置有延伸段(15),所述延伸段(15)與所述面板(2)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側壁(14)與所述第一側壁(11)通過倒角連接,所述第四側壁(14)中部設置有第一凹槽(141),所述第一凹槽(141)的凹陷方向朝向第一封閉腔體(1)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底部由第一封閉腔體(1)向第二封閉腔體(3)依次設有第二凹槽(21)和第三凹槽(2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1)與所述第三凹槽(22)的凹陷方向相同并設置在同一側,第一凹槽(141)與第二凹槽(21)的凹陷方向相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閉腔體(1)和第二封閉腔體(3)均設有漏液孔(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孔(4)為8mm*12mm長圓孔,漏液孔(4)間距為500mm。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輕型載貨汽車欄板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鋼卷開平-沖孔-輥壓半成型-打膠-點焊-裁切工序。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鋼卷開平
將帶鋼鋼卷安裝在懸臂開卷機的卷軸上,通過開卷機將鋼卷展平后自動輸出至輸送帶處;
(2)沖孔
鋼卷開平后,通過輸送帶輸送至沖孔機處,輸送帶輸送速度為2.3~2.5m/min,沖孔機在距鋼板兩邊邊緣107mm處沖漏液孔,沖孔間隔時間為10~12s;
(3)輥壓成型
輥壓機組利用鏈輪鏈條傳動,共設有三十五組輥壓輪和四套導向裝置;沖孔結束后,鋼板輸送到輥壓機組處進行輥壓與擠壓成型:從第一組輥輪開始,首先對欄板第一封閉腔體及其第一凹槽進行輥壓成型;第七組輥輪開始,對第二封閉腔體進行輥壓成型;第九組輥輪開始,對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進行輥壓成型;在第二十四至二十五組輥輪之間,連續設置四套導向輪,使第一封閉腔體、第一凹槽、第二封閉腔體、中間大圓弧、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導向成型;欄板經過第三十五組輥壓輪后,所有結構全部成型,包括第一封閉腔體、第二封閉腔體、欄板中部大圓弧及其三道通長凹槽;
(4)打膠
在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組輥壓輪之間,輥壓線兩側設置有自動打膠機,此時第一封閉腔體和第二封閉腔體已經基本成型,但封閉腔鋼板尚未貼合,利用打膠機在尚未貼合的鋼板之間進行連續打膠;
(5)點焊
在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組輥壓輪之間,輥壓線兩側設置有自動點焊機械手對第一封閉腔體和第二封閉腔體鋼板貼合處進行點焊;點焊縫直徑為點焊縫間距為100mm;
(6)裁切
根據不同欄板長度,利用鋸片對輥壓成型的欄板進行截斷切割,并對欄板兩端毛刺進行打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43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