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及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3973.4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78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鴻;李元坤;陳晨;雷曉春;呂戰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銳邁機械科技(吳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C17/04 | 分類號: | A47C17/04;A47C17/8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座高零 靠背 間隙 座椅 支架 | ||
1.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聯動機構(2)、聯動側板(3)和靠背機構(4),所述聯動機構(2)轉動連接在所述底座(1)與所述聯動側板(3)之間,所述靠背機構(4)分別與所述聯動側板(3)和聯動機構(2)轉動連接;
所述聯動機構(2)包括中部連接件(23)、連動件(24)和第二支撐件(25),所述連動件(24)上設置連動點(241)和支撐連接點(242),所述連動件(24)在所述連動點(241)處與所述中部連接件(23)連接,在所述支撐連接點(242)處與所述第二支撐件(25)連接,所述連動點(241)到所述支撐連接點(242)的距離L1與所述支撐連接點(242)到所述第二支撐件(25)與底座(1)的連接點的距離L2的比值范圍為0.6-0.7;
所述聯動側板(3)的外側面設置有座框安裝面(31),所述座框安裝面(31)所在平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聯動側板(3)的上邊緣,所述座框安裝面(31)的最高點到所述底座(1)底面的距離H為16cm-18cm;
所述靠背機構(4)包括靠背安裝件(41)和靠背連動件(42),所述靠背安裝件(41)直接與所述聯動側板(3)轉動連接,所述靠背連動件(4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靠背安裝件(41)和所述聯動機構(2)轉動連接,所述所述靠背連動件(42)與所述連動件(24)連接;
所述靠背安裝件(41)用于與靠背框架(40)連接;當所述聯動機構(2)和所述聯動側板(3)移動時,所述靠背機構(4)帶動所述靠背框架(40)轉動,且所述靠背框架(40)的尾端邊緣(401)向前移動或保持在其初始位置所在的豎直平面;
所述靠背安裝件(41)為T形連接件,所述T形連接件上設置突出的靠背安裝部(411),所述靠背安裝部(411)與所述靠背框架(40)連接;當所述座椅支架從完全收縮的極限位置到完全伸展的極限位置時,所述靠背安裝部(411)的最大轉動角度的范圍為28°-3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當所述聯動機構(2)和所述聯動側板(3)移動時,所述靠背機構(4)設置為帶動所述靠背框架(40)轉動,以使所述靠背框架(40)的尾端邊緣(401)沿其初始位置所在的豎直平面在豎直方向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座椅支架完全伸展到極限位置時,所述靠背安裝部(411)與水平面的夾角α小于3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座椅支架完全伸展到極限位置時,所述靠背安裝部(411)最高點到所述底座(1)底面的距離H2為28cm-35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機構(2)包括第一支撐件(21)和擺動件(22);
所述第一支撐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撐件(25)分別轉動設置在所述底座(1)的兩端,所述擺動件(22)與所述聯動側板(3)轉動連接,所述中部連接件(23)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擺動件(22)和連動件(2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低座高零靠背間隙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件(24)分別連接所述中部連接件(23)、聯動側板(3)、靠背連動件(42)和第二支撐件(25)。
7.一種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框架(40)和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座椅支架,所述靠背框架(40)與所述靠背機構(4)固定連接;
所述靠背框架(40)包括尾端邊緣(401),當所述座椅支架在完全收縮的極限位置到完全伸展的極限位置之間調節時,所述尾端邊緣(401)向前移動或保持在其初始位置所在的豎直平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座椅,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座椅支架完全收縮到極限位置時,所述尾端邊緣(401)到所述底座(1)底面的距離H3為70cm-8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銳邁機械科技(吳江)有限公司,未經銳邁機械科技(吳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397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