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墻體滲水自動檢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3760.1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96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倪家升;呂佳成;石宇飛;蔣麗媛;李惠;張振振;劉嘉;欒天翔;宋俞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5/00;G06T7/13;G06T7/136;G06T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72071 山東省濟寧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墻體 滲水 自動檢測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墻體滲水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連續采集的待檢測墻面的圖像,得到墻體源圖像,其中所述待檢測墻面依次涂刷底色及油墨材料,所述底色和所述油墨材料的顏色不同,且所述油墨材料遇水變透明;
在獲取待檢測墻面的圖像之前,在拍攝主體前設置濾光鏡頭,所述濾光鏡頭與所述底色的投射波長相同;
利用邊緣檢測算法提取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滲水區的邊緣;
根據所述邊緣勾勒出所述滲水區的面積;
當所述滲水區的面積大于預設警戒值時,生成報警信號進行報警;
在所述生成報警信號進行報警之前,通過比對所述滲水區與圖像校準卡的位置,定位出所述滲水區的位置,其中,所述圖像校準卡設置于所述待檢測墻面上,且所述圖像校準卡與所述底色的透射波長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滲水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所述邊緣的像素灰度值設置邊緣閾值,利用所述邊緣閾值遍歷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所有像素點的灰度值,排查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是否存在其他滲水區;
若所述墻體源圖像中存在其他滲水區,則依次比較所有滲水區與所述預設警戒值的大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滲水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邊緣檢測算法提取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滲水區的邊緣,包括:
利用高斯濾波器處理所述墻體源圖像,得到墻體平滑圖像;
計算所述墻體平滑圖像中像素灰度值的梯度,并對所述梯度值進行非極大值抑制,得到邊緣像素點;
利用雙閾值算法從所述邊緣像素點中提取出實際邊緣像素點;
連接所述實際邊緣像素點得到所述滲水區的邊緣。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墻體滲水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邊緣閾值遍歷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所有像素點的灰度值,排查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是否存在其他滲水區,包括:
將所述邊緣閾值與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所有像素點的灰度值進行比較;
若所述墻體源圖像中像素點的灰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邊緣閾值,則將像素點的灰度值重置為255;
將所有灰度值為255的像素點所勾勒出的一個或多個封閉區域認定為滲水區。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墻體滲水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邊緣閾值遍歷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所有像素點的灰度值,排查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是否存在其他滲水區,包括:
將所述邊緣閾值與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所有像素點的灰度值進行比較;
若所述墻體源圖像中像素點的灰度值小于所述邊緣閾值,則將像素點的灰度值重置為0;
將所有灰度值為0的像素點所勾勒出的區域認定為干擾區域。
6.一種墻體滲水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采集裝置、傳輸裝置、處理裝置以及報警裝置,其中:
所述采集裝置包括相機及旋轉云臺,所述相機固定于所述旋轉云臺上,且用于連續采集待檢測墻面的圖像,所述旋轉云臺用于控制所述相機旋轉;
所述相機通過所述傳輸裝置連接于所述處理裝置,所述處理裝置通信連接于所述報警裝置;
所述處理裝置還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連續采集的待檢測墻面的圖像,得到墻體源圖像,其中所述待檢測墻面依次涂刷底色及油墨材料,所述底色和所述油墨材料的顏色不同,且所述油墨材料遇水變透明;
邊緣提取模塊,用于利用邊緣檢測算法提取所述墻體源圖像中滲水區的邊緣;
劃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邊緣勾勒出所述滲水區的面積;
報警模塊,用于當所述滲水區的面積大于預設警戒值時,生成報警信號進行報警;
所述相機上設置濾光鏡頭,所述濾光鏡頭與所述底色的透射波長相同;
所述待檢測墻面上設置有圖像校準卡,所述圖像校準卡與所述底色的透射波長相同;
所述處理裝置還包括:定位模塊,用于通過比對所述滲水區與圖像校準卡的位置,定位出所述滲水區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未經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376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