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軌跡預測及駕駛行為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3385.0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2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安吉堯;劉韋;郭亮;付志強;李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C5/08 | 分類號: | G07C5/08;G06N3/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新裕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梁小林 |
| 地址: | 41008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軌跡 預測 駕駛 行為 分析 方法 | ||
1.一種車輛軌跡預測及駕駛行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一種圖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輸入數據處理算法:包括描述駕駛場景所有車輛的歷史軌跡、描述交互特征的圖模型鄰接矩陣以及一種半全局圖數據生成算法;輸入數據具體定義如下:
(1)被預測駕駛場景所有車輛的歷史軌跡與預測軌跡:
駕駛場景的車輛歷史軌跡由τ個歷史時間步的車輛軌跡數據組成:
其中每個時間步的軌跡數據為其由駕駛場景中的n輛車的局部坐標x,y組成;
駕駛場景的預測軌跡由T個預測時間步的軌跡數據組成:每個時間步的軌跡數據格式與歷史軌跡數據相同;軌跡預測的問題形式化表示為:
(2)描述節點關系的鄰接矩陣:
用無向圖G={V,E}描述駕駛場景,節點集合V中的每個節點代表駕駛場景中的每輛車,考慮到每輛車在不同的時間步有不同的狀態,節點集合V表示為n為駕駛場景中的半全局總車輛數,τ為歷史時間步,特征向量代表第i輛車在時間t的坐標;
當車輛之間的距離足夠近時,代表車輛交互關系的邊就應被連接上;因此邊集合E表示為其中d是歐式距離函數,該集合中兩輛車之間的距離小于閾值Dclose;
通過定義兩種鄰接矩陣,分別用于兩個子網絡SGGCN與MGCN;
離散鄰接矩陣的元素級定義為:
該式表示節點i與節點j在時間步t的歐式距離足夠近時,對應邊權值為1,否則為0;
連續鄰接矩陣的元素級定義為:
其中為基于歐式距離的距離計算函數,該式表示節點i與節點j的距離足夠近時,對應的邊權值為否則為0;的尺寸均為(N×N×τ),其中N為總車輛數;
(3)動態圖:具有張量形式的鄰接矩陣不同于一般的鄰接矩陣,增加了時間維度;與軌跡數據共同描述動態的駕駛場景,即車輛節點的特征動態化和車輛之間的交互關系動態化描述;G={V,E}中節點集合V的數據表示形式為特征矩陣邊集合E的數據表現形式為鄰接矩陣稱由和共同描述的圖模型G為動態圖;
(4)半全局圖生成算法:
全局圖指設置描述圖模型邊關系的鄰接矩陣時,將矩陣尺寸設為總歷史場景中出現過的總累積車輛數;局部圖則將矩陣尺寸設為每個時間步中最多可能出現的車輛數;半全局圖則是設一個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間值,當歷史出現車輛數累積達到該尺寸時,便重置累積;
步驟2:圖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結構設計;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于半全局圖的圖卷積神經網絡,簡寫為SGGCN,其由圖操作層和卷積層組成,能夠有效提取車與車之間的交互關系;第二部分為基于M-product方法的變體圖卷積神經網絡,簡寫為MGCN,能夠直接對三維張量進行圖卷積操作,該三維張量為描述動態駕駛場景的動態圖;圖卷積神經網絡能夠更加高效的提取車輛之間的時間、空間依賴特征;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網絡輸出的中間特征被拼接為總的時空特征,輸入第三部分的網絡;第三部分為基于GRU的編碼器解碼器網絡,其輸入為總的時空特征,該網絡進一步對時空特征進行解編碼提取時間特征,時空特征最終被解碼為預測的車輛軌跡;
步驟3:訓練圖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包括設置相應的訓練數據和訓練環境對模型進行訓練;
步驟4,基于訓練完成后的模型進行車輛軌跡預測;
步驟5,基于車輛預測軌跡構建駕駛行為關鍵描述特征;
步驟6,基于行為描述特征進行駕駛行為模糊分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33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