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材膠粘成型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2978.5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5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葉小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亞太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D1/10 | 分類號: | B27D1/10;B27D1/08;B27K9/00;B27K3/02;B27K5/04;B27K3/52;B27K3/18;B27K3/36;B27M1/06;B27M1/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余鵬錦 |
| 地址: | 336000***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材 膠粘 成型 工藝 | ||
本申請涉及竹材加工的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竹材膠粘成型工藝。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將竹材浸泡在20℃的防蟲酸液中浸泡7?10天后,撈出瀝干后,將竹材置于干燥機中,保持50℃的溫度干燥,直至竹材的含水量降至5?10%;S2、將竹材保持溫度放入成型機中,在待膠粘的竹材表面涂抹竹粉后,熱壓板以90℃的溫度分別對待膠粘竹材熱壓10min后,在竹材表面涂覆膠粘劑,將待膠粘的竹材拼合后,熱壓板以70?80℃的溫度熱壓1h后成型;S3、將熱壓成型后的竹材置于炭化機中,以110?130℃的過熱水蒸氣炭化處理1?2h,保持溫度在竹材表面涂覆防蛀漆后,自然冷卻得到成品竹材。本申請可用于快速制備竹材,其具有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竹材加工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竹材膠粘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竹子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第二森林之稱。我國地處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林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其主要分布在南方17個省,隨著竹子加工業的進一步興起,各種竹材殘料也逐步增加。因此,開發這種儲能巨大的再生資源進行深加工意義重大。
竹材是一種多年生天然植物主干,其化學成分較為復雜。研究表面: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是形成竹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直接產于竹材材質的形成,三者總量在90%以上,其中纖維素汗量占40%-60%,竹材除了含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外,還含有油脂、糖類和蛋白質類物質,此外,還含有少量灰分和浸提物。
然而竹材的加工利用率只有不到50%,絕大部分的竹材被浪費,因此,為了充分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通常利用膠粘劑將竹材制備成竹材復合板。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竹材制備竹材復合板的生產效率,本申請提供一種竹材膠粘成型工藝。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竹材膠粘成型工藝,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竹材膠粘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竹材浸泡在20℃的防蟲酸液中浸泡7-10天后,撈出瀝干后,將竹材置于干燥機中,保持50℃的溫度干燥,直至竹材的含水量降至5-10%;
S2、將竹材保持溫度放入成型機中,在待膠粘的竹材表面涂抹竹粉后,熱壓板以90℃的溫度分別對待膠粘竹材熱壓10min后,在竹材表面涂覆膠粘劑,將待膠粘的竹材拼合后,熱壓板以70-80℃的溫度熱壓1h后成型;
S3、將熱壓成型后的竹材置于炭化機中,以110-130℃的過熱水蒸氣炭化處理1-2h,保持溫度在竹材表面涂覆防蛀漆后,自然冷卻得到成品竹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S1中,將竹材放置在防蟲酸液中進行浸泡,防蟲酸液滲透進竹材內部,將竹材內的蛀蟲殺死,對竹材進行干燥后,防蟲酸液的有效成分遺留在竹材內部,對竹材起到防蟲蛀的作用;在S2中,將竹材放入成型機中,在竹材表面涂抹竹粉,并進行熱壓,從而將竹粉擠入竹材表面的孔隙中,且由于竹材自身的熱脹冷縮效應,使得孔隙張大,便于竹粉的進入,使得竹材表面更加平整,且在竹材表面涂覆粘合劑后,將竹材進行熱壓拼合;在S3中,將熱壓成型后的竹材進行表面炭化,提高了竹材的結構強度,且在竹材表面涂覆防蛀漆,提高了竹材的防蛀性能。由于竹材進行干燥后,都是保持溫度進行成型和炭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且“熱進熱出”,提高了竹材成型的生產效率。
優選的,所述S1中,防蟲酸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合而成:10%檸檬酸;5%馬來酸;10%碳酸鈣;以及余量的水。
優選的,所述S2中,膠粘劑為酚醛樹脂膠粘劑。
優選的,所述S2中,制備竹粉的竹子品種與竹材相同。
優選的,所述S2中,膠粘劑的涂覆厚度為12mm。
優選的,所述S3中,防蛀漆是桐油。
綜上所述,本申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亞太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江西亞太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29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