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的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2695.0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0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許忠文;邵力強;袁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諧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20 | 分類號: | G06F8/20;G06F8/30;G06F9/4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ca 核心 框架 控制 接口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的實現方法,本方法采用統一的IDL映射,把文件中定義的接口及其屬性、方法、異常統一地映射到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類及成員和函數,并通過構建插件類,方便ORB對象初始化和管理,實現基于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采用本方法實現核心框架控制接口邏輯清晰,設計規范,接口統一,使其開發效率大大提高,有利于推廣到其它接口設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SCA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的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軟件無線電(SDR)的技術發展,以及美國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JTRS)發布的軟件通信體系結構SCA標準的逐步完善,基于SCA的軟件無線電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對SCA相關的技術和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
軟件通信體系結構SCA是當前全球支持力度最大、應用最廣泛的軟件無線電標準規范,其為通信系統的靈活性、通用性、可重構性和互操作性提供設計規范和可靠保證。
核心框架(CF)是SCA規范中定義的操作系統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含一組應用編程接口、組件和配置文件。這些接口和配置文件為嵌入式分布式計算通信系統中的軟件應用程序組件的部署、管理、互連和相互通信提供了支持。CF接口采用接口定義語言(IDL)進行定義,包括通用接口、基本應用接口、基本設備接口、框架控制接口和框架服務接口,其中框架控制接口又是核心框架的核心。但是,目前尚未發現關于核心框架控制接口具體實現的研究,這也嚴重制約了SCA的應用和發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的實現方法解決了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未被具體實現,嚴重制約了SCA的應用和發展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提供一種基于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的實現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每一個接口都映射為一個ORB對象;ORB對象包括服務器端和客戶端;
S2、將有繼承關系的接口映射到類的方式與父接口映射到類的方式保持不變;對于沒有繼承關系的接口,使服務器端從父類PortableServer::ServantBase繼承映射到類方式,使客戶端從父類CORBA::Stub繼承映射到類方式;使每個接口的服務器端同時繼承_repository_id、_is_a、_invoke、_dispatch__xxx函數并添加至自己的具體實現;使每個客戶端同時繼承_duplicate、_is_a、_narrow、_unchecked_narrow、_repository_id函數并添加至自己的具體實現;
其中_repository_id函數用于返回對象的名稱標識;_is_a函數用于判斷輸入的字符串標識是否與對象或父類對象的名稱標識一致;_invoke函數用于響應客戶端遠程調用的接口,并根據請求的操作參數名稱調用相應的_dispatch__xxx函數;_duplicate函數用于復制并返回對象指針;_narrow函數用于將輸入的對象指針判明名稱標識一致時轉換成xxx_stub類對象;_unchecked_narrow函數用于將輸入的對象指針不經判斷直接轉換成xxx_stub類對象;
S3、將接口定義的屬性映射為類的成員變量,將接口定義的方法映射為類的函數,將接口定義的異常映射為客戶端類的成員類,并使該成員類繼承父類CORBA::UserException的相關成員和函數;
S4、在客戶端構建插件類,通過插件類構建統一的對象接口用于對xxx_stub類進行管理,包括構建、析構、賦值函數指針、取值函數指針、復制和請求標識;其中插件類繼承父類EORB::TCPlugin或其它基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諧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諧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26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