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端輻射電機式換能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2669.8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09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馬振;黃東;郝浩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K5/132 | 分類號: | H02K5/132;H02K7/116;H02K5/04;H02K7/075;H02K5/22;H02K11/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499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輻射 電機 式換能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端輻射電機式換能器,涉及換能器領域,包括設于換能器中部的中間支撐筒,中間支撐筒的兩端對稱安裝有殼體,在殼體的內壁與中間支撐筒的外壁之間嵌入安裝有中間橡膠套,中間支撐筒兩端的殼體上均安裝有支撐板;連桿、輻射蓋板在偏心軸帶動下做上下往復運動;導向桿的一端固定在輻射蓋板上,導向桿的另一端滑動設置在直線軸承內,導向桿與直線軸承同軸心布置,保證輻射蓋板始終沿直線做往復運動,產生聲波輻射。本發明利用電機的大輸出力和雙端對稱式結構,能夠在小尺寸空間內實現大功率、低頻率(0至50Hz)的聲輻射,對稱式結構能量損耗小,安裝使用方便,共形的氣囊結構使尺寸更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換能器的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端輻射電機式換能器。
背景技術
電動機作為常見的器件,是一種將電能轉變為轉子轉動機械能的裝置。配合其它不同形式傳動器件,電子轉子的轉動可以變為不同形式的運動,其中就包括直線往復運動。電機電動的直線往復運動有頻率低、位移大的優點。一般電機的轉速不大于5000轉/分鐘,對應于水聲換能器,相當于不大于83Hz,再次頻段可用的換能器類型較少。電機配合相應的機構件,可實現厘米、分米甚至更大級別的往復運動,這是常規水聲換能器難以企及的。從上述可以看出,電機推動的往復運動應用于低頻水聲輻射中是有一定優勢的。換能器在推動水進行聲輻射的同時,水也會給換能器一個反作用力,迫使換能器跟隨振動,這使得換能器一大部分能量損失。雙端對稱的結構能夠避免這種損失,提高換能器效率。
此外,作為最常用的電動式換能器,還存在以下不足:
1、為減小磁阻,線圈總圈數較少,導線長度較小,工作時輸出力較小;
2、單端輻射的形式,蓋板在推動水的同時,水給換能器反作用力,使得換能器反向振動,換能器能量損失,而且這種非對稱的形式也使得換能器性能與安裝、夾持方式有關,增大使用難度與性能的不穩定性;
3、在低于諧振點的頻段范圍內,換能器推動力會一大部分用于推動彈簧,使低于諧振點的頻率范圍內用于推動水介質的力較小,嚴重影響低頻范圍內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雙端輻射電機式換能器,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優勢。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雙端輻射電機式換能器,采用對稱結構,包括設于所述換能器中部的中間支撐筒,所述中間支撐筒的兩端對稱安裝有殼體,在殼體的內壁與中間支撐筒的外壁之間嵌入安裝有中間橡膠套,中間支撐筒兩端的殼體上均安裝有支撐板;雙軸電機貫穿中間支撐筒布置,且雙軸電機的兩電機軸對應貫穿位于中間支撐筒兩側的支撐板,兩電機軸分別連接帶動一根小錐齒輪軸;小錐齒輪軸用小錐齒輪支架支撐在支撐板上,套裝在小錐齒輪軸上的小錐齒輪與大錐齒輪嚙合傳動,大錐齒輪套裝在大錐齒輪軸上,大錐齒輪軸用大錐齒輪軸支架支撐在支撐板上;殼體遠離中間支撐筒的端部設有輻射蓋板,輻射蓋板底部的兩側各安裝一只輻射蓋板連接座,輻射蓋板連接座上伸出一根連接軸,大錐齒輪軸的兩端各安裝一只主動輪,主動輪上背離大錐齒輪軸的一端設有偏心軸,連桿的一端安裝在連接軸上,連桿的另一端安裝在偏心軸上,連桿、輻射蓋板在偏心軸帶動下做上下往復運動;導向桿的一端固定在輻射蓋板上,導向桿的另一端滑動設置在直線軸承內,導向桿與直線軸承同軸心布置,保證輻射蓋板始終沿直線做往復運動,產生聲波輻射。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中間支撐筒的外壁上設有若干測試架安裝孔用于安裝測試架;中間支撐筒的外壁上開設有充氣嘴,用于向中間支撐筒及殼體內腔充入高壓氣體;中間支撐筒的外壁上設有水密連接器,雙軸電機上也設有對應的信號插孔,用于電連接外部的伺服驅動器,實現對雙軸電機的控制。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中間支撐筒與殼體之間沿圓周設置有若干保護桿,用于支撐、保護中間橡膠套。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雙軸電機的電機軸通過彈性聯軸器與小錐齒輪軸連接傳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26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