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移動式跆拳道訓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1793.2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624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泉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B69/34 | 分類號: | A63B69/34;A63B6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式 跆拳道 訓練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跆拳道訓練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可移動式跆拳道訓練裝置,包括支撐座,支撐座上連接有移動機構,支撐座上設有用于控制移動機構沿著支撐座隨機移動的控制單元;移動機構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轉動連接有轉動桿,轉動桿上轉動連接有抗擊打件,固定板和轉動桿之間設有用于對轉動桿周向提供緩沖支撐的支撐機構。本申請中通過移動機構以及控制單元可以驅動抗擊打件進行移動,豐富訓練內容,并利用支撐機構對轉動桿提供緩沖支撐而起到保護作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跆拳道訓練裝置訓練內容單一且容易造成訓練者受傷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跆拳道訓練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可移動式跆拳道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所謂跆拳道,跆(TAE),意為以腳踢、摔撞;拳(KWON),以拳頭打擊;道(DO),是一種藝術方法。現有跆拳道訓練中,運動員通常需要與人對打才能提高訓練水平,提升實戰能力,然而實際操作中,由于在不同練習階段所需要不同實力的陪練員,加上陪練場地、時間和成本等眾多約束,使得人員對打練習的方式較難實行。針對這一情況,目前也出現了較多的訓練設備,但是目前市場上訓練設備結構較為簡單,例如用于訓練跆或拳的訓練設備中,通常將抗擊打墊固定于支撐座上,訓練者站在抗擊打墊前通過腳踢或者擊打等方式完成訓練。
雖然通過訓練設備的方式可以讓訓練者按照自己的訓練習慣(例如訓練時間、場地等)進行訓練,但是目前訓練設備設計單一,由于抗擊打墊是固定于支撐座上,練習者只能從垂直于抗擊打墊的單一方向進行腳踢或者拳擊的擊打練習,練習的內容單一固定,缺少樂趣性;同時,由于抗擊打墊是固定于支撐架上,因此練習者在擊打抗擊打墊時會受到抗擊打墊較大的沖擊力,特別是對于初學者,在練習時不易掌控擊打的力量而容易造成抗擊打墊對練習者的腳部或者手腕部造成較大沖擊,使得練習者在訓練過程中受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可移動式跆拳道訓練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跆拳道訓練裝置訓練內容單一且容易造成訓練者受傷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可移動式跆拳道訓練裝置,包括支撐座,支撐座上連接有移動機構,支撐座上設有用于控制移動機構沿著支撐座隨機移動的控制單元;移動機構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轉動連接有轉動桿,轉動桿上轉動連接有抗擊打件,固定板和轉動桿之間設有用于對轉動桿周向提供緩沖支撐的支撐機構。
本方案的原理是:訓練過程中,支撐座保持位置固定,控制單元控制移動機構在支撐座上隨機移動或者按照固定路徑移動,從而使得移動機構帶動固定板以及固定板上連接的轉動桿、抗擊打件隨機移動或者移動至預定位置,使得抗擊打件的位置發生變化,以便訓練者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從不同位置擊打抗擊打件,而且當抗擊打件的位置發生改變后,可以通過轉動抗擊打墊的方式,使得抗擊打墊的朝向發生改變,以便訓練者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從同一位置的不同角度或者不同位置的不同角度進行擊打練習,使得訓練者可以從不同位置、不同角度進行擊打訓練,訓練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同時,在訓練者擊打抗擊打件的過程中,支撐機構能夠在轉動桿轉動任意角度后對轉動桿起到緩沖支撐作用,從而在訓練者擊打抗擊打件時起到緩沖作用,對訓練者起到保護作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訓練的內容更加豐富:相比于技術中直接將抗擊打件固定于支撐座上,訓練者只能從固定的方向擊打抗擊打件而獲得訓練,訓練的方式單一。本申請中,通過移動機構驅動抗擊打件隨機移動,同時抗擊打件還能發送轉動而使其朝向改變,使得訓練者可以進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訓練,訓練的內容更加的豐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文理學院,未經重慶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17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