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擦擺隔震支座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0445.3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3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洋洋;董星亮;戴靈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藍科減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藍科建筑減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9/02 | 分類號: | 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方亞曼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南通市開***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擦 擺隔震 支座 | ||
1.一種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板(1)、下座板(2)、壓蓋(3)以及球冠(4);所述球冠(4)設于上座板(1)和下座板(2)之間;
所述上座板(1)包括往上豎直延伸的凸部(11),分別往兩端水平延伸的第一臺階部(12)和第二臺階部(13),以及設于下表面的內凹球面部(14);所述內凹球面部(14)與球冠(4)上表面曲率相同;
所述下座板(2)為內凹結構,包括兩端往上豎直延伸的第一凸部(21)、第二凸部(22)以及中間部(23);所述中間部(23)上表面設有與球冠(4)下表面曲率相同的球面;該球面向兩端分別延伸至第一凸部(21)、第二凸部(22)處;
所述壓蓋(3)為兩個,分別設在下座板(2)兩個端部上方;壓蓋(3)一端與下座板(2)端部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定位銷軸(5)與上座板(1)的第一臺階部(12)和第二臺階部(13)連接定位;所述壓蓋(3)的兩端分別形成上座板(1)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進行運動的限位抵觸;
自由狀態下,所述上座板(1)相對球冠(4)發生轉動,所述球冠(4)也沿著下座板(2)的球面滑動;定位銷軸(5)將上座板(1)定位在中心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蓋(3)縱截面為倒L型結構,包括向下延伸的豎直部(31)以及向中部延伸的水平部(32);所述豎直部(31)通過螺栓(6)固定連接于下座板(2)的第一凸部(21)或第二凸部(22)上,所述水平部(32)通過定位銷軸(5)與上座板(1)的第一臺階部(12)和第二臺階部(13)連接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1)以及下座板(2)與球冠(4)的接觸面均形成摩擦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1)下表面的內凹球面部(14)上覆蓋一層不銹鋼板;所述下座板(2)中間部(23)上表面上覆蓋有一層不銹鋼板;所述球冠(4)上下表面分別設有一塊耐磨板;分別形成球冠上下表面的摩擦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板通過焊接或鉚接的方式與上座板(1)、下座板(2)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摩擦系數小,耐磨性高。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為聚四氟乙烯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蓋(3)與下座板(2)通過螺栓(6)連接后,將上座板(1)和球冠(4)完全包裹在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支座進行安裝時,所述上座板(1)的凸部(11)與結構上部連接;所述下座板(2)的中間部(23)與結構下部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擺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當結構受到外部載荷時,定位銷軸(5)剪斷,球冠(4)和上座板(1)沿著下座板(2)的球面發生擺動,擺動過程中上座板(1)沿著球冠發生轉動,保證上座板(1)上表面始終保持水平;外部載荷結束后,所述球冠(4)和上座板(1)在重力作用下回復至初始中心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藍科減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藍科建筑減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通藍科減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藍科建筑減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044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面板
- 下一篇:一種用于醫療器械的腿部康復訓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