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00256.6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1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令;朱少華;陳美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銳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 | 分類號: | G05B19/04;G01R22/00 |
| 代理公司: | 衢州維創維邦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包琳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市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公共建筑 能耗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能耗監測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其包括控制單元、能耗檢測單元、閾值保護單元、差值監控單元和記憶單元。本發明中通過異常能耗記憶模塊將記憶閾值更新為下一次的初始安全閾值,從而實現對初始安全閾值的更新,解決了線路老化,初始安全閾值無法更新,導致當還沒達到預設值后就會斷電或者短路的問題,另外通過差閾值為記憶閾值提供了一個預警空間值,以實現提前預警,為檢修提供足夠的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耗監測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公共建筑的包含面已經非常廣泛,具體的公共建筑是指供人們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建筑,一般包括辦公建筑、商業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衛建筑、通信建筑、交通運輸類建筑等。
由于公共建筑內活動的人群較為廣泛,因此公共建筑的用電安全也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公共建筑只是對能耗進行監測,當超過預設值后就會進行報警,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內線路的老化,當還沒達到預設值后就會斷電或者短路,這樣就起不到能耗監測的作用,如果定時去設定預設值又會非常的繁瑣,鑒于此,本發明提供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建筑內線路的老化,當還沒達到預設值后就會斷電或者短路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包括控制單元、能耗檢測單元、閾值保護單元、差值監控單元和記憶單元,其中:
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對各個單元進行控制;所述能耗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建筑內的能耗數據,并將能耗數據發送至差值監控單元;所述閾值保護單元用于設定初始安全閾值和差閾值,設定完成后將安全閾值和差閾值發送至差值監控單元;所述記憶單元用于記憶每次異常能耗時的能耗數據,并形成記憶閾值;所述差值監控單元用于控制建筑內的能耗。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能耗檢測單元包括電路接入模塊、能耗檢測模塊和能耗結果輸出模塊;所述電路接入模塊用于與建筑內的電路進行連接;所述能耗檢測模塊用于對連接的電路能耗進行檢測;所述能耗結果輸出模塊用于將能耗檢測模塊檢測的能耗輸出至差值監控單元。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能耗檢測模塊采用離群檢測算法,其算法步驟如下:
S1、對能耗數據集中每個電流值進行領域查找,并計算每個電流值與其領域中電流值的差值;
S2、計算每個電流值的局部離群點因子,并根據設定的離群閾值,將大于離群閾值局部離群點因子判定為離群點。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閾值保護單元包括初始安全閾值設定模塊和差閾值設定模塊;所述初始安全閾值設定模塊用于對初始安全閾值的大小進行設定;所述差閾值設定模塊用于對差閾值的大小進行設定。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差值監控單元包括離群點監控模塊、預警模塊、異常報警模塊;所述離群點監控模塊用于對 S 中判定的離群點數量進行統計,若離群點數量大于初始安全閾值或者安全閾值則預警模塊發出預警信號,反之預警模塊不工作;所述異常報警模塊用于發出能耗異常報警信號。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記憶單元包括能耗異常信號接收模塊、異常能耗記憶模塊和記憶閾值輸出模塊;所述能耗異常信號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異常報警模塊發出的能耗異常報警信號,并控制異常能耗記憶模塊記憶該時刻下的記憶閾值,并通過記憶閾值輸出模塊發送至差值監控單元。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記憶閾值為異常報警模塊發出能耗異常報警信號時刻下的離群點個數。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差值監控單元還包括差值計算模塊,所述差值計算模塊用于計算安全閾值。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安全閾值為記憶閾值和差閾值之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銳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銳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02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