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98890.0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94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肖金水;馬勛;顧云軍;楊光;李洪濤;陳其峰;鄧維軍;欒崇彪;康傳會;李松杰;丁明軍;檀妹靜;高揚;周禹;于明星;李潞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0 | 分類號: | G01M9/00;G09B23/12;G09B23/1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專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馮玲玲 |
| 地址: | 621999***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弧 放電 驅動 馬赫 激波 實驗 裝置 | ||
1.一種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電源能庫系統,所述電源能庫系統由多臺電容器并聯組成;
驅動段(1),所述驅動段(1)與電源能庫系統中的多臺電容器通過同軸電纜連接,電源能庫系統為驅動段(1)提供電流;
被驅動段(2),所述被驅動段(2)由多個管體組成,其一端與驅動段(1)連接,另一端末端為金屬盲板;
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通過遠程光纖隔離通訊與所述裝置連接;
真空系統,所述真空系統包括多個真空設備,所述真空設備與驅動段(1)和被驅動段(2)連接;
測試及數據采集系統,所述測試及數據采集系統包括診斷設備,所述診斷設備為壓力傳感器、光電倍增管和光譜儀其中一種或多種,所述診斷設備均安裝在被驅動段(2),并與數據采集卡連接;
所述驅動段(1)包括:
不銹鋼外殼(11),所述不銹鋼外殼(11)為傘狀回旋體,由水平圓盤與垂直方向的中空筒體一體成型;
絕緣層(12),所述絕緣層(12)有上下兩層,依次安裝在不銹鋼外殼(11)水平圓盤上;電流匯流環Ⅰ(13),所述電流匯流環Ⅰ(13)為圓環狀導電體,電流匯流環Ⅰ(13)上均勻分布多個電纜插接口,電流匯流環Ⅰ(13)位于絕緣層(12)的上層,并與不銹鋼外殼(11)通過導電連接件連接;
電流匯流環Ⅱ(14),所述電流匯流環Ⅱ(14)為圓盤狀導電體,其邊緣及中心位置處有凸起圓環,邊緣凸起圓環上均勻分布多個電纜插接口,中心位置處的凸起圓環的中心開有孔;電流匯流環Ⅱ(14)安裝在絕緣層(12)的上層,位于電流匯流環Ⅰ(13)內側;電流匯流環Ⅱ(14)與不銹鋼外殼(11)通過絕緣層(12)下層隔離,電流匯流環Ⅱ(14)與電流匯流環Ⅰ(13)之間通過絕緣層(12)上層隔離;
導電銅棒(15),所述導電銅棒(15)中心為空腔,安裝在電流匯流環Ⅱ(14)中心位置處凸起圓環中心的孔中,并與電流匯流環Ⅱ(14)接觸;
驅動開關(16),所述驅動開關(16)為活塞結構,其固定端與電流匯流環Ⅱ(14)中心位置的凸起圓環固定連接;
爆炸腔體(17),所述爆炸腔體(17)為絕緣材料圍成的圓柱腔體,位于不銹鋼外殼(11)垂直方向的中空筒體內,爆炸腔體(17)一端開口;
電爆炸金屬絲(18),所述電爆炸金屬絲(18)呈螺旋狀,位于在爆炸腔體(17)內,其一端由絕緣線連接在驅動開關(16)的運動活塞桿上,所述絕緣線能夠貫穿通過導電銅棒(15)的中心空腔,另一端與不銹鋼外殼(11)連接;
隔膜(19),所述隔膜(19)卡在爆炸腔體(17)與被驅動段(2)的連接處,將驅動段(1)與被驅動段(2)隔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12),其上層位于電流匯流環Ⅰ(13)與電流匯流環Ⅱ(14)之間的部分上表面有多個非貫穿環狀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腔體(17)內充滿氦氣,壓強為0.1Mpa~1.0M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爆炸金屬絲(18)為單根銅絲或者鎢絲,直徑為0.1mm~0.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9),其材料為不銹鋼或鋁,厚度為1.0mm~4.0mm,隔膜(19)與被驅動段(2)相鄰的表面刻十字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電弧放電驅動的高馬赫激波管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驅動段(2)的多個管體,其管體直徑與驅動段(1)的爆炸腔體(17)直徑均一致;所述管體上設置多個診斷窗口,所述測試及數據采集系統中的診斷裝置安裝在診斷窗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88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筑模型的生成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晶體及緊湊型成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