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使用多孔有機小分子液體材料脫除氯烷烴化合物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598002.5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9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代成娜;張鑫鋒;慕明利;陳標華;于剛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4 | 分類號: | B01D53/14;C07C17/38;C07C19/03;G01N30/02;G01N5/02;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創(chuàng)科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用 多孔 有機 分子 液體 材料 脫除 烷烴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種使用多孔小分子液體材料脫除氯烷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稱量吸收瓶的重量m0,向其中加入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再稱量添加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后的所述吸收瓶的質(zhì)量m1,m1-m0即為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的質(zhì)量;
S2:將氯烷烴化合物加入到氯烷烴化合物儲罐中,調(diào)節(jié)低溫恒溫槽,使所述氯烷烴化合物儲罐的溫度固定在0至25℃范圍內(nèi)的任意一個溫度,壓力為常壓;打開氮氣鋼瓶,通過調(diào)節(jié)減壓閥和流量計,將高純氮氣通入所述氯烷烴化合物儲罐中,通過鼓泡法產(chǎn)生氮氣和氯烷烴化合物的混合氣體,從而模擬工業(yè)氯烷烴化合物廢氣,待所述混合氣體的濃度穩(wěn)定后,由氣相色譜檢測氯烷烴化合物的初始含量;
S3:將所述氮氣和氯烷烴化合物的混合氣體通入所述吸收瓶中經(jīng)由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吸收,通過氣相色譜檢測所述吸收瓶的出口氣體中氯烷烴化合物含量,隨著氯烷烴化合物含量隨時間的不斷增大,當出口氣體中氯烷烴化合物含量保持穩(wěn)定時,表明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對氯烷烴化合物的吸收已經(jīng)達到飽和,此時稱量所述吸收瓶的總質(zhì)量m2,m2-m1即為吸收的氯烷烴化合物的質(zhì)量,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的飽和吸收量:
單位mg/g。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將所述吸收瓶置于水浴鍋中,調(diào)節(jié)所述水浴鍋的溫度控制所述吸收瓶的溫度為25℃至6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氮氣的流量調(diào)節(jié)至100mL·min-1。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混合氣體的初始含量為100~400000pp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在25至35℃的溫度下的飽和吸收量為10~1000mg/g。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有機液體小分子材料為將固體吸附劑溶解于離子液體中形成分布均勻的多孔液體材料,其中,所述固體吸收劑為以均苯三甲醛為骨架,以鄰苯二胺、1,2-二氨基-2-甲基丙烷、乙二胺、1,2-二氨基丙烷、1,3-二氨基丙烷、1,2-二氨基環(huán)己烷、1,3-二氨基-2-丙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為頂點構成的多孔有機籠;所述離子液體選自[BMIM][Tf2N]、[BMPY][Tf2N]、[BDMIM][Tf2N]、[PHCH2MIM][Tf2N]、[AMIM][BF4]、[EMIM][Tf2N]、[EMIM][BF4]、[HEMIM][BF4]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吸附劑和所述離子液體的比例為0.1~20毫克固體吸附劑/每毫升離子液體。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與所述頂點的摩爾比為4:6。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液體的純度為≥95%。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烷烴化合物包括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yè)大學,未經(jīng)北京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8002.5/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