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和反射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96946.9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01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洪振;曹群生;蘆永超;孫耀志;吳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福順天際通信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5/00 | 分類號: | H01Q15/00;H01Q15/23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啟鵬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03 | 代理人: | 鐘丙岳;方啟榮 |
| 地址: | 528100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作 狀態 切換 反射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包括反射板本體,在反射板本體上設有若干AFSS單元,AFSS單元包括第一金屬片層、第二金屬片層、第一PIN二極管、第二PIN二極管;第一金屬片層、第二金屬片層均包括第一金屬貼片、第二金屬貼片、第三金屬貼片、第四金屬貼片;第一PIN二極管的一端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導通,另一端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三金屬貼片導通;第二PIN二極管的一端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二金屬貼片導通,另一端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四金屬貼片導通。本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具有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可實現在反射電磁波和透射電磁波兩種狀態的切換,應用范圍廣且使用效果佳等特點。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反射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反射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龍伯透鏡反射器是在龍伯透鏡球表面的一部分涂有單金屬反射層,或者在電磁波匯聚處貼敷單金屬板作為反射板,應用了這樣結構反射板的龍伯透鏡反射器能把聚集電磁波通過反射板的反射面經過龍伯透鏡再反射回去。由于能量的匯聚,使得反射后的電磁波強度增強,從而獲得增強的RCS,也就是工作狀態的改變。現時的飛機上,特別在隱形戰機上一般都安裝有龍伯透鏡反射器,在訓練的情況下,指揮中心需要時刻監測戰機的實際情況,此情況下,隱形戰機將龍伯透鏡反射器外露,使得雷達發射出的電磁波通過龍伯透鏡反射器的反射板后經過龍伯透鏡再反射回去,進而使雷達接收到增強的RCS,使得指揮中心清楚戰機的位置;但在戰斗的場景下時,為避免敵方的雷達發現戰機,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戰機盡可能地減弱對電磁波的反射,但現有的龍伯透鏡反射器的反射板只有對電磁波反射的功能,以至于戰機在戰斗的場景下,外露的龍伯透鏡反射器將電磁波增強并反射后很容易將位置暴露,增大了戰機被擊落的可能性。基于現有的龍伯透鏡反射器用的反射板在使用時存在的不足,亟需設計出一種可在反射與透射兩種狀態之間切換的反射板,以滿足使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該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具有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可實現在反射電磁波和透射電磁波兩種狀態的切換,應用范圍廣且使用效果佳等優點。
本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工作狀態可切換的反射板,包括反射板本體,其特點在于在反射板本體上設有若干AFSS單元,這些AFSS單元呈矩形陣列排布;所述AFSS單元包括第一金屬片層、第二金屬片層、第一PIN二極管、第二PIN二極管、陣列中心A和陣列中心B,其中:
所述第一金屬片層和陣列中心A設置在反射板本體的正面上,所述第二金屬片層和陣列中心B設置在反射板本體的背面上;所述第一金屬片層、第二金屬片層均包括第一金屬貼片、第二金屬貼片、第三金屬貼片和第四金屬貼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第二金屬貼片、第三金屬貼片、第四金屬貼片四者以陣列中心A為中心呈環形陣列依次排布,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三金屬貼片之間的間距在0.7mm~0.9mm的范圍內,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二金屬貼片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四金屬貼片之間的間距在0.7mm~0.9mm的范圍內;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第二金屬貼片、第三金屬貼片、第四金屬貼片四者以陣列中心B為中心呈環形陣列依次排布,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三金屬貼片之間的間距在0.7mm~0.9mm的范圍內,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二金屬貼片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四金屬貼片之間的間距在0.7mm~0.9mm的范圍內;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正對且相互導通,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二金屬貼片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二金屬貼片正對且相互導通,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三金屬貼片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三金屬貼片正對且相互導通,第一金屬片層的第四金屬貼片與第二金屬片層的第四金屬貼片正對且相互導通;
所述第一PIN二極管設置在反射板本體的正面,該第一PIN二極管的一端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一金屬貼片導通,第一PIN二極管的另一端與第一金屬片層的第三金屬貼片導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福順天際通信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廣東福順天際通信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69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