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過流保護電路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93440.2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54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微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7/20 | 分類號: | H02H7/20;H02H3/08;H02H3/087;H02H3/09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創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謝亮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護 電路 裝置 | ||
一種過流保護電路及裝置,包括PWM信號、驅動及電流采樣模塊、比較模塊、逐周期關斷模塊、連續計數模塊和打嗝保護模塊,通過設置逐周期關斷模塊和打嗝保護模塊,即連續預設周期內發生逐周期過流保護,電路在預設時間內不會再導通,預設時間之后恢復正常狀態,既可以有效保護功率管,又可以減小功耗解決了逐周期限流保護容易增加功耗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過流保護電路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穩壓電路類芯片的趨勢是盡量將功率分立器件集成到芯片內部,這就意味著芯片內部的功耗將變的更大,特別是當發生過載甚至短路時,功率管上長時間的通過大電流,有可能導致電路過熱而燒毀。
而現有技術中,對電路的保護只要包括這幾種:
1、功率驅動沒有限流保護,這種方式存在風險,會燒毀功率管;
2、功率驅動有限流保護,保護之后進入鎖存狀態,這種方式抗干擾能力差,偶發性的電流毛刺會誤觸發限流保護。只能通過電源掉電或者使能端恢復;
3、采用功率驅動逐周期限流保護,這種方式能很好的保護功率器件,但是每個周期都發生限流,進而會導致電路的功耗增加。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過流保護電路及裝置,通過設置逐周期過流保護和打嗝保護,解決了逐周期限流保護容易增加功耗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一種過流保護電路,包括PWM信號,還包括驅動及電流采樣模塊、比較模塊、逐周期關斷模塊、連續計數模塊和打嗝保護模塊,其中:所述PWM信號,用于控制目標元件周期性地開關;所述驅動及電流采樣模塊,用于驅動目標元件,采樣所述目標元件的電流數據并轉化為數據信號電壓,將所述數據信號電壓傳輸到所述比較模塊;所述比較模塊,用于對所述數據信號電壓與基準電壓進行比較,將比較信號分別傳輸到所述逐周期關斷模塊和所述連續計數模塊;所述逐周期關斷模塊,接收所述比較信號和所述PWM信號,當所述數據信號電壓大于所述基準電壓時,生成關斷信號傳輸到所述驅動及電流采樣模塊;所述連續計數模塊,對所述比較信號大于所述基準電壓的次數進行計數,在所述次數超過預設數值后,輸出觸發信號至所述打嗝保護模塊;所述打嗝保護模塊,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控制電路進入打嗝模式,并輸出執行信號至所述連續計數模塊和所述驅動及電流采樣模塊,所述連續計數模塊接收所述執行信號后,對當前的計數進行復位清零;若任一項所述PWM信號、所述關斷信號和所述執行信號為低電平狀態,則關閉所述目標元件。
進一步的,所述比較模塊包括比較器。
進一步的,所述逐周期關斷模式包括第一D觸發器、第一與門和第一或門,所述比較模塊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D觸發器的時鐘輸入端和所述或門的輸入端,所述PWM信號分別連接所述第一D觸發器的清零端和所述第一與門的輸入端,所述第一D觸發器數據輸入端連接低壓電源,所述第一D觸發器的同相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門的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或門的輸出端連接一非門的輸入端,所述非門的輸出端與所述驅動及電流采樣模塊的輸入端相連,用于控制所述目標元件的開啟與關閉。
進一步的,所述連續計數模塊包括N個依次級聯的第二D觸發器,N為大于1的正整數,所述比較模塊的輸出端與第一個所述第二D觸發器的時鐘輸入端相連,所述第二D觸發器中的反相輸出端與其數據輸入端相連,第M個所述第二D觸發器中的同相輸出端與第M+1個所述第二D觸發器的時鐘輸入端相連,M為小于N的正整數,N個所述第二D觸發器的清零端與所述打嗝模式的輸出端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打嗝保護模塊包括第三D觸發器、RC電路和第二或門,所述第三D觸發器的時鐘輸入端與所述連續計數模塊的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三D觸發器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RC電路和所述第二或門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第三D觸發器的輸出信號控制所述RC電路重復充電和放電過程,所述RC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或門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第二或門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三D觸發器的清零端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微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微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34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