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存證與共享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93211.0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45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建權;胡長林;唐歡容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9/06 | 分類號: | H04L9/06;H04L9/08;H04L9/32;H04L9/40;H04L67/10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樓 |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數據 加密 共享 方法 | ||
1.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存證與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接受人們錄入身份信息在區塊鏈系統中注冊為用戶,并使用SM2算法為每個用戶生成公私密鑰對;
2)加密數據時區塊鏈系統生成一個隨機數處理為加密密鑰;用戶對需要共享的數據選用AES算法或者SM4算法在本地客戶端使用加密密鑰進行加密,形成的加密數據上傳至數據存儲系統,所述的數據存儲系統反饋所述的加密數據對應的存儲地址與哈希值給該用戶;
3)對所述的隨機數使用Asmuth-Bloom門限方案分割至不同的節點存儲,用于在區塊鏈系統觸發解密合約后進行還原并經處理后生成加密的密鑰;
4)采用SM2算法利用用戶自身公鑰加密用戶身份信息得到加密身份信息,采用SM3算法計算所述加密身份信息的哈希值,將所述加密數據的哈希值、名稱、數據存儲系統反饋的存儲地址、用戶上傳數據時輸入的大致描述與地址、加密身份信息及加密身份信息的哈希值組成的字符串使用存證智能合約簽名寫入區塊鏈存證;
5)數據請求方發送簽名請求至擁有加密數據的用戶請求共享數據,若數據擁有方同意,則創建交易共享數據,通過數據共享智能合約錄入使用請求數據方的公鑰加密的秘密份額與初始向量一并存儲于交易信息當中,否則無法創建交易;
6)數據擁有方簽名交易后上傳區塊鏈,共識節點采用SM2簽名驗簽算法驗證交易正確后共識記鏈完成交易,否則交易無效;
7)數據請求方從數據存儲系統下載加密數據至本地,獲得數據擁有方保有的通過Asmuth-Bloom門限方案生成的秘密份額與AES算法或者SM4算法所有需要的初始向量后使用數據請求方的自身私鑰解密,采用SM2算法解密,然后通過解密合約利用數據擁有方保有的1份秘密份額與其他任意節點保有的t-1份秘密份額共t份秘密份額將隨機數合成,當區塊鏈系統執行解密共識協議達成解密共識后,系統觸發解密合約來恢復生成對稱密鑰的隨機數,并在本地客戶端處理為解密密鑰,然后利用解密密鑰與初始向量解密加密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存證與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選用AES算法或者SM4算法所有需要的初始向量的生成方式為:發送方生成一個隨機數,使用SM3算法計算此隨機數的哈希值,取此哈希值的前64bit與最后64bit共128bit為初始向量,用戶可將初始向量保存在本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存證與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加密的數據可以是文檔、PDF、圖片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存證與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戶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號和姓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加密存證與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數據擁有方同意”還包括對經數據擁有方用戶進行身份驗證的步驟:收集數據擁有方用戶輸入的身份證號及姓名,采用SM2算法利用用戶自身公鑰加密身份信息并計算其哈希值,對比此哈希值與存證信息中加密身份信息的哈希值是否一致,若一致則創建交易共享數據,通過數據共享智能合約錄入使用請求數據方的公鑰加密的秘密份額與初始向量,否則交易無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32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