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槽道鉚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91806.2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631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平原;劉軍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法施達(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5/02 | 分類號: | B21J15/02;B21J15/08;B21J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會 |
| 地址: | 301822 天津市寶坻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鉚接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槽道加工用施工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槽道鉚接工藝,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槽道鉚接的冷鉚工藝和熱鉚工藝均無法滿足槽道鉚接的要求問題。本申請的槽道鉚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0,將待鉚接件的鉚固端加熱至350℃~400℃;步驟S200,將待鉚接件同軸放置于槽道的待錨固孔處,通過槽道鉚接裝置將所述待鉚接件的鉚固端旋壓至所述槽道的待錨固孔內。本申請的槽道鉚接工藝加熱溫度較低,不影響材料結構性能,又同時具備較好的流動延展性,避免產生旋錨過程中出現的微裂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槽道加工用施工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槽道鉚接工藝。
背景技術
槽道由于在設備安裝等方面有明顯的便利性,目前已經在高鐵、地鐵、管廊、市政等基礎建設中的到廣泛應用。現有技術中,鉚接錨腿槽道目前主要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加工:第一種是熱鉚,目前最常用的鉚接方式,熱鉚采用錨腿加熱到800度以上,直接采用直動鉚頭,垂直產生擠壓力,將錨腿擠壓變形,從而將錨腿固定在槽道上;該方法存在加熱溫度高、冷卻速度不可控,造成錨腿細微結構晶粒變大,影響受力的問題。同時溫度高,熱脹冷縮現象明顯,鉚接后存在錨腿松動現象。由于采用直動,受槽道結構限制,鉚頭尺寸只能比槽道開口小,從而造成鉚接后鉚盤直徑小。
第二種為冷鉚,冷鉚錨腿不加熱,采用旋轉鉚頭,垂直產生碾壓力,將錨腿碾壓變形,從而將錨腿固定在槽道上。該方法存在鉚接力大導致冷碾壓受材料影響很大;并且材料流動過程中容易產生微裂紋的問題,此外,冷鉚的鉚接機受力大,結構復雜。雖然采用擺碾成型,受槽道結構限制,和材料流動延展性的影響,鉚接后鉚盤直徑較熱鉚稍大。但從結構上來說,鉚盤直徑越大,越有利于槽道的受力和疲勞等指標。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槽道鉚接的冷鉚工藝和熱鉚工藝均無法滿足槽道鉚接要求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槽道鉚接工藝,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0,將待鉚接件的鉚固端加熱至設定溫度,所述設定溫度為θ,θ∈[350℃,400℃];
步驟S200,將待鉚接件同軸放置于槽道的待錨固孔處,通過槽道鉚接裝置將所述待鉚接件的鉚固端旋壓至所述槽道的待錨固孔內。
在一些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槽道鉚接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裝設有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第一固定機構和第二固定機構,所述第一固定機構用于固定待鉚接件,所述第二固定機構用于固定槽道;
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輸出軸依次通過所述第一傳動機構、所述第一固定機構與待鉚接件固定,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輸出軸與所述待鉚接件同軸設置,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所述第一傳動機構能夠帶動所述待鉚接件沿自身軸向移動;
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輸出軸正交設置,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通過所述第二傳動機構與所述第一固定機構連接,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所述第二傳動機構能夠帶動所述第一固定機構繞自身軸線旋轉;
在工作狀態下,待鉚接件能夠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的協同驅動下旋壓至槽道的待錨固孔內,實現槽道鉚接。
在一些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機構包括齒輪軸;
所述固定套背離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一端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徑與所述齒輪軸的外徑匹配;
所述齒輪軸背離所述固定套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待鉚接件端部匹配的第一固定部。
在一些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齒輪軸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結構段、第二結構段和第三結構段,所述第一結構段、第二結構段和第三結構段沿靠近所述固定套的方向外徑依次減小,所述第一結構段為齒輪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法施達(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法施達(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18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