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輸信號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9961.0 | 申請日: | 201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62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2/02 | 分類號: | H04W52/02;H04W68/00;H04W7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凌齊文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輸 信號 方法 網絡設備 終端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傳輸信號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該方法包括:網絡設備確定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發送資源,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與至少一個第一信號有關聯,或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發送資源與至少一個時間單元有關聯;該網絡設備在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發送資源上分別發送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有利于提高終端設備接收到節能信號的可靠性。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8年06月27日,申請號為2018800946838,發明名稱為“傳輸信號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傳輸信號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
背景技術
為了減少終端的耗電,引入了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機制,使得終端在沒有數據接收的情況下,可以不必一直開啟接收機,而是進入了一種非連續接收的狀態,從而達到省電的目的。在空閑(idle)狀態下的終端需要與DRX類似的方式接收尋呼消息,在一個DRX周期內存在一個尋呼時機(paging occasion,PO),終端只在PO接收尋呼消息,而在PO之外的時間不接受尋呼消息,來達到省電的目的。
隨著通信系統的演進,對終端節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對于現有的DRX機制,在每個on duration,終端需要不斷檢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來判斷基站是否調度發給自己的數據傳輸。但是對于大部分終端來說,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接收數據傳輸的需要,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定期的喚醒機制來監聽可能的下行傳輸,對于這類終端,節電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對于idle狀態下的終端接收尋呼消息的情況也是類似。
對于DRX機制,可以在on duration之前向終端發送指示信號,終端僅在檢測到該指示信號后才在DRX的on duration進行PDCCH檢測以及數據接收,否則不進行PDCCH檢測。該指示信號也稱之為節能信號(power saving signal,WUS)。類似的,對于idle態下的終端接收尋呼消息,在PO之前通過檢測節能信號判斷在本次PO是否需要檢測PDCCH。目前對于如何發送該節能信號并沒有具體地實現。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信號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有利于提高終端設備接收到節能信號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信號的方法,包括:網絡設備確定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發送資源,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與至少一個第一信號有關聯,或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發送資源與至少一個時間單元有關聯;該網絡設備在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發送資源上分別發送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信號的方法,包括:終端設備確定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接收資源,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與至少一個第一信號有關聯,或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接收資源與至少一個時間單元有關聯;該終端設備在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的接收資源上分別接收該至少一個節能信號。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設備,用于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具體地,該網絡設備包括用于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塊。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用于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包括用于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塊。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該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該處理器用于調用并運行該存儲器中存儲的計算機程序,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99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