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肼可視化熒光探針分子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9315.4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1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竇新存;馬志偉;胡曉云;李繼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493/10 | 分類號: | C07D493/10;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中科新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張莉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維吾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視化 熒光 探針 分子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肼可視化熒光探針分子及其制備方法,采用將化合物4?二甲氨基吡啶、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3?R基苯甲酸和熒光素混合,室溫條件下反應完全后,加入二氯甲烷溶劑,得到粗產物;將粗產物經正向硅膠色譜柱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檢測肼的熒光探針分子3?氧代?3H?螺[異苯并呋喃?1,9'?氧雜蒽]?3',6'?二酰雙(3?R基苯甲酸酯)。當肼與熒光探針分子酯鍵反應,去除識別部分而將熒光發射中心分離,生成具有強列綠色熒光發射的熒光素,通過熒光顏色信號變化實現肼的定性檢測。本發明制備過程簡單,成本低,兼具優異的檢測選擇性和靈敏性,能夠用于快速定性檢測肼,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肼檢測的熒光探針分子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有機化學領域和分析檢測領域,通過熒光光譜與光譜顏色變化實現檢測肼。
背景技術
肼(N2H4)又稱聯氨,是一類具有劇毒、強腐蝕、易燃易爆等特性的含能化學危化品。另外,肼還是一種強極性、高活性堿和強還原劑,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燃料電池、化學工業、農業化學、殺蟲劑、攝影化學品、乳化劑、染料等領域(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2020,8,4457-4463、ACS Omega,2020,5,28369-28374、The Journal ofOrganic Chemistry,2020,85,12175-12186和Analytical Chemistry,2019,91,7360-7365)。然而,由于肼具有揮發性、水溶性和脂溶性等特點,易通過呼吸或皮膚吸收的方式進入人體,能夠強烈侵蝕皮膚,可導致脾臟、甲狀腺、呼吸道、眼睛、肝臟等器官的嚴重損傷、病變甚至癌變。長時間接觸對人體主要器官(肝、肺等)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一系列健康風險,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由于肼的高生物毒性和危險性,因此,美國環保署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已將肼列為B2類有害物質組,風險閾值為4.9μg/m3(Analytical Methods,2018,10,1117-1139、Analyst和2018,143,4354-4358)。因此,對肼的快速、靈敏和特異性的檢測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可靠和穩定檢測肼的方法是解決實際痕量檢測需求,實現高靈敏、快速、特異性識別檢測性能的關鍵。因此,針對肼的檢測開發了包括光譜/色譜分析、電化學方法、電泳和比色/熒光分析等分析技術(Analytical Chemistry,2017,89,10625-10636、Sensors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21,326,128717、Dyes and Pigments,2020,181,108545、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20,321,128450、Dalton Transactions,2020,49,12565-12573和Analytical Chemistry,2017,89,9918-9925)。然而,這些方法要么需要昂貴的儀器、繁瑣的檢測程序、糟糕的視覺效果和半定量能力差等缺點。因此,開發具有響應快、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價格低廉熒光光譜檢測法是一種優選方法。
目前,對肼的熒光檢測急需一種具備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的熒光探針分子。因此,需要開發出一種具備上述優勢且制備簡單、易于操作的熒光探針分子以滿足對肼高效檢測的需求,以解決對肼的現場、快速檢測的不足。制備性能優異的熒光探針成為肼檢測的當務之急,也是當前和今后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等領域中肼快速、現場檢測的首選方法。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93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