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申請號: | 202110588672.9 | 申請日: | 2021-05-28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1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發明(設計)人: | 潘敏忠;陳宇光;魏孝典;章學堤;許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富蘭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2B1/11 | 分類號: | G02B1/11;G02B1/1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寶 |
地址: | 350018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雷達 復合 視窗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及其制備工藝,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外表面從內至外貼設有第一AR可見光外紅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加熱件、第一光學膠、塑膠和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本發明反射率低,紅外透過高,光學性能好,機械性能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合光學視窗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激光雷達主要用于物體信號檢測,被廣泛用于機器人領域、無人駕駛、AR/VR、3D打印等多個行業。紅外激光雷達防護視窗作為激光雷達的其中一個組成部件,一般在激光雷達的最外層,主要起到保護激光雷達內部元件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同時參與光學成像,屬于激光雷達一個重要的光學部件。現有激光雷達防護視窗采用是單純紅外透過材料,一般為紅外塑膠或者黑玻璃。紅外塑膠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表面強度不足,易被外物劃傷,存在較大光學畸變,影響光學性能,造成探測精度不足。黑玻璃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抗沖擊能力差,易破碎,制造成本高,不環保。當激光雷達在戶外或者惡劣的室內環境(例如:具有大量粉塵場所和低溫冷凍場所等)使用時,現有的雷達保護視窗難于滿足長期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問題的激光雷達復合視窗。
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法來實現: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包括第一光學玻璃,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外表面從內至外貼設有第一AR可見光紅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加熱件、第一光學膠、塑膠和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件為加熱絲,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設置有所述加熱絲。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件包括到導電膜、銀漿線路和消光膜,所述導電膜、銀漿線路和消光膜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所述導電膜下表面設置有所述銀漿線路,所述銀漿線路下表面設置有所述消光膜。
進一步的,所述塑膠和所述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之間從上至下設置有第二光學膠和第二光學玻璃。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生產人員對激光雷達復合視窗進行制備的制備工藝。
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的制備工藝:
步驟S1、制備第一光學玻璃,在第一光學玻璃外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第一AR可見光紅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驟S2、在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貼設加熱絲、第一光學膠、塑膠和設置有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絲環繞設置于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
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的制備工藝:
步驟S10、制備第一光學玻璃,在第一光學玻璃外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第一AR可見光紅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驟S11、在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貼設加熱絲、第一光學膠、塑膠和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
步驟S12、在所述塑膠和所述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之間從上至下貼設有第二光學膠和第二光學玻璃。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絲環繞設置于所述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
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的制備工藝:
步驟S20、制備第一光學玻璃,在第一光學玻璃外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第一AR可見光紅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驟S21、在第一光學玻璃內表面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導電膜、銀漿線路、消光膜及第一光學膠、塑膠和第二AR可見紅外增透膜。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膜下表面設置有所述銀漿線路,所述銀漿線路下表面設置有所述消光膜。
一種激光雷達復合視窗的制備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富蘭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富蘭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867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配式地面架空系統
- 下一篇:隧道施工盾構用壁后注漿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