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間廢氣收集系統、濃縮系統及其環保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8640.9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0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景泉;張鳳武;李劍;周偉東;周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滁州金橋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6 | 分類號: | B01D5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吳彩鳳 |
| 地址: | 2395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間 廢氣 收集 系統 濃縮 及其 環保 處理 方法 | ||
1.一種車間廢氣濃縮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6),所述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6)由外框支架(16)和可旋轉地設于外框支架(16)中的圓餅狀轉輪(18)組成,外框支架(16)為前后貫通、四周密封的金屬框,轉輪(18)由多個等分圓的用吸附材料構成的扇區(19)拼成,扇區(19)之間通過分區框或密封材料隔離,所述轉輪(18)扇區(19)按功能分為吸附區(14)、高溫脫附區(12)、兩個冷卻區(13a、13b),兩個冷卻區(13a、13b)位于高溫脫附區(12)兩側且與吸附區(14)鄰接,外框支架(16)上設有與吸附區(14)、高溫脫附區(12)、兩個冷卻區(13a、13b)對應的功能區框(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間廢氣濃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區扇面為90~180°,高溫脫附區扇面為60~90°,兩個冷卻區扇面為45~6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間廢氣濃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脫附區、吸附區連接管道處設有密封罩安裝在功能區框上。
4.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車間廢氣濃縮系統的車間廢氣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閉室外空間、設備封閉室、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廢氣處理裝置、活性炭吸附裝置、煙囪,車間內封閉室外空間不密閉,車間內設有多個設備封閉室,化工生產設備通過設備封閉室與車間環境形成空氣隔離,設備封閉室設有換氣裝置,換氣裝置進氣流量略小于廢氣排氣流量,產生高濃度廢氣設備封閉室與廢氣處理裝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裝置通過管道相連,產生低濃度廢氣設備封閉室通過管道與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連接,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將凈化過的空氣通過管道輸送至煙囪,將濃縮后的高濃度廢氣通過管道輸送至廢氣處理裝置或活性炭吸附裝置,廢氣處理裝置與活性炭吸附裝置通過管道與煙囪相連,將凈化后的空氣通過煙囪排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間廢氣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區正面與產生低濃度廢氣設備封閉室通過管道相連,反面與煙囪以及新風風機通過管道相連;所述高溫脫附區正面與廢氣處理裝置和活性炭吸附裝置通過管道相連,反面與再生加熱器通過管道相連;所述兩個冷卻區正面與新風風機通過管道相連,反面與再生加熱器通過管道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間廢氣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收集系統收集的VOC廢氣的組分包括甲苯、二甲苯、醚類、酮類、醇類。
7.一種基于權利要求5所述車間廢氣收集系統的廢氣環保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產生高濃度廢氣設備封閉室排出的廢氣以3000m3/h的總輸送風量通過管道排至廢氣處理裝置或活性炭吸附裝置;
(2)將產生低濃度廢氣設備封閉室排出的廢氣以20000m3/h的總輸送風量通過管道送至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吸附區,廢氣中的VOC成分被轉輪轉至吸附區對應的扇區吸附成為凈化氣體,凈化氣體通過管道輸送至煙囪排放到大氣中;吸附了VOC的扇區轉至高溫脫附區后,再生加熱器的熱空氣通入高溫脫附區,將高溫脫附區對應轉輪扇區上的VOC加熱脫附出來,濃縮脫附后的高濃度VOC廢氣通過管道輸送至廢氣處理裝置或活性炭吸附裝置;
(3)新風風機將干凈空氣以1400~4000m3/h的輸送風量通入兩側冷卻區,使轉輪經過高溫脫附區后進入右側冷卻區的扇區進行冷卻,恢復吸附能力,同時減少左側冷卻區因余熱帶來的影響,再從兩側冷卻區通過再生加熱器加熱至150~200℃通向高溫脫附區。
(4)廢氣處理裝置或活性炭吸附裝置將VOC廢氣焚燒或吸附后成為凈化氣體通過煙囪排放到大氣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環保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凈化氣體通過管道輸送至新風風機中。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環保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的轉輪轉速為6~8r/h。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環保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濃縮比廢氣濃縮裝置可以根據新風風機輸送風量及再生加熱器加熱溫度調節廢氣濃縮倍數,倍數范圍為5~15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滁州金橋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滁州金橋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864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