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遠距離自動折管覆蓋巖注漿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8395.1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362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青;耿新勝;李洋;馬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41/22 | 分類號: | E21C41/22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顏偉 |
| 地址: | 11405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底柱 分段 崩落 遠距離 自動 覆蓋 巖注漿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遠距離自動折管覆蓋巖注漿方法,針對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覆蓋巖注漿遠距離、位置變化的注漿難題,在回采巷道底部兩側預埋自動折管注漿管,隨著每個崩礦步距的回采,在礦巖降落過程中,能自動折斷注漿管一段,將注漿管注漿出口自動調整到需要注漿的位置,方便對覆蓋巖注漿,操作方便,實施簡單,最終實現注漿覆蓋巖下高效放礦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下礦崩落采礦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遠距離自動折管覆蓋巖注漿方法。
背景技術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工藝結構簡單、開采強度大、效率高、機械化程度高、安全、采礦成本低等優點,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
標準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將礦體劃分為若干階段,再將階段用回采巷道劃分為若干分段,由上向下逐個分段進行回采。分段的鑿巖、崩礦和出礦等工作均在回采巷道中從回采巷道末端向回采巷道入端進行回退式回采,一次回采一個較小的崩礦步距,崩礦步距一般為1.5m-2m。
崩落礦石在覆蓋巖層下進行放礦,由于礦、巖直接接觸,放出礦石的同時會混入巖石,導致放礦礦石損失貧化大,覆蓋巖層下放礦礦石損失貧化大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是困擾采礦界的一大難題。
覆蓋巖層下放礦有正面、頂部、側面三方面的覆蓋巖廢石混入,大量實踐表明:正面覆蓋巖廢石混入最多,只要能阻止正面廢石混入,將極大地降低礦石損失貧化。往覆蓋巖里注漿,將覆蓋巖膠粘起來,在注漿覆蓋巖層下進行放礦可有效地阻止廢石正面混入,從而解決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礦礦石損失貧化大的問題。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要對回采礦體上面的覆蓋巖進行注漿,只能在上分段給下分段覆蓋巖進行注漿,由于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安全的要求,上分段回采必須超前下分段20m以上,或逐層回采,注漿位置已經被覆蓋巖覆蓋,人不能進入注漿位置,又由于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一次只回采一個較小的崩礦步距,隨每次崩礦步距的回采,需要注漿的位置每次都變動,因此,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覆蓋巖注漿是一個覆蓋巖封閉區域、遠距離、位置變化的注漿問題,是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覆蓋巖注漿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遠距離自動折管覆蓋巖注漿方法,從而使礦石回采在注漿覆蓋巖下進行放礦,有效低降低礦石損失貧化。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一種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遠距離自動折管覆蓋巖注漿方法,包括將礦體劃分為若干階段,將階段再劃分為若干分段,各分段按菱形交錯方式布置回采巷道,各分段由上向下逐個分段進行回采。分段的鑿巖、崩礦和出礦等工作均在回采巷道中從回采巷道末端向回采巷道入端方向回退式回采,一次回采一個崩礦步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一、預埋自動折管注漿管
在所有最上分段回采巷道的底部兩側全長挖深溝,并延伸到最上分段聯絡道,將自動折管注漿管埋入深溝內,在最上分段聯絡道處將自動折管注漿管伸出地面并留有一定長度,作為注漿的入端,并通過連接管件與注漿設備連接,深溝用工作面礦渣填埋,表面再用混凝土膠結封平,待混凝土干透,再進行最上分段回采巷道從末端到入端方向的回退式回采工作;
步驟二、覆蓋巖注漿
當回采到第二分段回采巷道時,也是從第二分段回采巷道末端到入端方向進行回退式回采,回采一個崩礦步距,放礦過程中,在礦、巖下降形成的向下壓力作用下自動折管注漿管在活接處自動折斷一段,散落在覆蓋巖中,將自動折管注漿管的注漿出口自動調整到當前需要注漿的位置,
放礦結束,覆蓋巖下落到工作面端部,在最上分段聯絡道中利用注漿設備通過自動折管注漿管,對當前第二分段回采巷道工作面端部的覆蓋巖進行注漿,直到漿液流出工作面,再注入1-2分鐘水對自動折管注漿管進行洗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科技大學,未經遼寧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83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