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區域的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8107.2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18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何志民;寧一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卡萊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14 | 分類號: | G06F3/14;G06F3/14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國海智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慶海;劉軍鋒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西麗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區域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顯示區域的處理方法及裝置,包括根據預設的顯示區域設置策略,在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中,設置與扇形LED顯示屏的一扇形顯示面相對應的一顯示區域;以顯示界面中的一預設點作為旋轉中心點,對顯示區域進行旋轉復制,獲得N個顯示區域;根據預設的重合點確定策略,從各個顯示區域頂點中確定多組重合點,每組重合點中包含2個顯示區域頂點,2個顯示區域頂點分別設置在不同的顯示區域中;根據重合點將N個顯示區域進行拼接,在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中形成與扇形LED顯示屏對應的完整顯示區域。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及裝置能夠提高顯示區域的復制效率,使復制成功的顯示區域之間有規律的排列,解決電子設備顯示界面畫面混亂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扇形LED顯示屏的顯示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區域的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使用LED顯示屏控制軟件控制扇形LED顯示屏(異形屏)來播放節目時,會將最原始的信號源進行切片處理(創意顯示)后,得到切片畫面,最后需通過軟件設置顯示切片畫面的顯示區域,具體地,在設置時是按照實際上物理屏(扇形LED顯示屏)的分辨率大小設置對應的顯示區域,若物理屏分辨率很大的情況下,此時需要設置多個顯示區域,現有技術普通使用的是對其中一個設置的顯示區域進行多次復制處理,并將復制成功的顯示區域拼接成完整的顯示區域。現有技術在顯示區域多的情況下,明顯處理效率較慢,且復制成功的顯示區域之間并不會有規律地排列,在進行拼接時很容易導致軟件上的顯示界面出現切片畫面混亂的問題。因此本領域人員亟需尋找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區域的處理方法,方法包括:根據預設的顯示區域設置策略,在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中,設置與扇形LED顯示屏的一扇形顯示面相對應的一顯示區域,扇形LED顯示屏由N個形狀、大小相同的扇形顯示面組成;以顯示界面中的一預設點作為旋轉中心點,對顯示區域進行旋轉復制,獲得N個顯示區域;根據預設的重合點確定策略,從各個顯示區域頂點中確定多組重合點,每組重合點中包含2個顯示區域頂點,2個顯示區域頂點分別設置在不同的顯示區域中;根據重合點將N個顯示區域進行拼接,在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中形成與扇形LED顯示屏對應的完整顯示區域。
進一步的,根據預設的顯示區域設置策略,在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中設置與扇形LED顯示屏的一扇形顯示面相對應的一顯示區域,包括:獲取扇形LED顯示屏的屏幕信息,屏幕信息為扇形顯示面的數量、形狀以及大小;獲取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的大小,根據屏幕信息以及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的大小,確定縮放比例,根據縮放比例、扇形顯示面的形狀以及大小,確定顯示區域的形狀以及大小,按照顯示區域的形狀及大小在電子設備的顯示界面中設置一顯示區域。
進一步的,每個顯示區域包含多個顯示區域頂點,每個顯示區域頂點對應多組重合點,根據重合點將N個顯示區域進行拼接,包括:從N個顯示區域中選擇一個顯示區域作為初始顯示區域,計算初始顯示區域對應的每一組重合點中2個顯示區域頂點的距離,將初始顯示區域中每個顯示區域頂點對應的距離最小的一組重合點,作為第一吸附點;根據第一吸附點,將初始顯示區域與第一吸附點對應的顯示區域進行拼接,獲得待拼接顯示區域,進行凸包拼接步驟,凸包拼接步驟包括:根據預設凸包計算策略,計算待拼接顯示區域的凸包,凸包為包含待拼接顯示區域中的全部顯示區域頂點的最小凸多邊形;獲取凸包上的顯示區域頂點,計算凸包上各個顯示區域頂點對應的每一組重合點中2個顯示區域頂點的距離;將凸包上每個顯示區域頂點對應的距離最小的一組重合點,作為第二吸附點;根據第二吸附點,將待拼接顯示區域與第二吸附點對應的顯示區域進行拼接,獲得新的待拼接顯示區域;重復凸包拼接步驟,直至將N個顯示區域全部進行拼接。
進一步的,預設的凸包計算策略為Graham掃描法或Jarvis步進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卡萊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卡萊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81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