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加工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587080.5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0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呂鶴;楊博會;張?zhí)煲?/a>;沈顯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D1/00 | 分類號: | B28D1/00;B28D7/00;B28D7/02;B01D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譚玲玲 |
| 地址: | 519015 廣東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工 設備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加工設備,包括:機體,機體上設置有加工部件;抑塵組件,安裝在機體上,抑塵組件包括用于噴出抑塵劑的噴出管,噴出管的噴出口朝向待加工工件;檢測組件,檢測組件的至少部分安裝在加工部件上,檢測組件與抑塵組件連接,檢測組件用于檢測機體的工作狀態(tài),抑塵組件根據檢測組件所檢測到的信號控制噴出管開啟或關閉。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加工設備的除塵效果較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石墨材料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石墨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耐腐蝕性和化學性質穩(wěn)定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高新技術產業(yè)。石墨材料一般由粉末壓制而成,一般采用干切削加工方式,因此,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石墨粉塵,不僅危害工人健康,同時石墨粉塵進入絲桿、軌道和主軸等機床關鍵部位,會加劇其磨損進而降低部件使用壽命。
現有的石墨加工除塵方式,是在機床工作臺的兩側設置吸塵裝置,依靠長時間的風機運轉產生負壓,吸走石墨粉塵;但是,上述方式需要風機長時間保持運轉狀態(tài),與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不符;且很難保證漂浮在空氣中的細小粉塵完全排除,除塵效果較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加工設備的除塵效果較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加工設備,包括:機體,機體上設置有加工部件;抑塵組件,安裝在機體上,抑塵組件包括用于噴出抑塵劑的噴出管,噴出管的噴出口朝向待加工工件;檢測組件,檢測組件的至少部分安裝在加工部件上,檢測組件與抑塵組件連接,檢測組件用于檢測機體的工作狀態(tài),抑塵組件根據檢測組件所檢測到的信號控制噴出管開啟或關閉。
進一步地,加工設備還包括工作臺,工作臺與加工部件相對,工作臺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待加工工件為導電材質;檢測組件還包括:導電部件,安裝在工作臺上并與待加工工件接觸;導通線路,導通線路分別與加工部件和導電部件連接,以在加工部件對待加工工件加工時,使加工部件與待加工工件之間構成導電回路,抑塵組件與導電回路連接。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還包括:彈性部件,彈性部件沿預定方向可伸縮地設置,導電部件安裝在彈性部件的端部,導電部件具有與待加工工件接觸的接觸端面,接觸端面高于工作臺的加工端面,以使接觸端面優(yōu)先于加工端面與待加工工件接觸。
進一步地,工作臺上設置有凹槽,彈性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裝在凹槽內,導電部件的至少部分由凹槽內伸出至工作臺的加工端面的上方。
進一步地,導電部件位于工作臺的中心位置。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還包括:電磁繼電器,安裝在導電回路上,抑塵組件與電磁繼電器連接,通過電磁繼電器控制噴出管的開啟或關閉。
進一步地,抑塵組件還包括:動力部件,與噴出管連通,用于將抑塵劑輸送至噴出管內;動力部件與電磁繼電器連接,通過電磁繼電器控制動力部件開啟或關閉。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包括:振動傳感器,安裝在加工部件上,通過振動傳感器檢測加工部件的工作狀態(tài);振動傳感器與抑塵組件連接,抑塵組件根據振動傳感器所檢測的信息控制噴出管開啟或關閉。
進一步地,檢測組件包括:粉塵檢測儀,安裝在加工部件上,通過粉塵檢測儀檢測粉塵濃度;其中,粉塵檢測儀與抑塵組件連接,抑塵組件根據粉塵檢測儀的檢測信息控制噴出管開啟或關閉。
進一步地,噴出管為多個,多個噴出管環(huán)繞加工設備的加工部件間隔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70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