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6963.4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4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秋芳;王倩;邱兆娟;林新強;劉林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04 | 分類號: | B62D5/04;B62D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64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用型 模塊化 轉向 操控 機構 | ||
1.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司機座椅1、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車架3、減震軟墊4、雙輪軸轉向前橋5、轉向柱支撐固定座7和線控方向盤模塊總成9;司機座椅1安裝固定于車架3的上端面,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通過減震軟墊4安裝在車架3上并位于司機座椅1的下方,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通過花鍵軸與設在車架底部的雙輪軸轉向前橋5連接,轉向柱支撐固定座7位于司機座椅1的前方并與車架3固定連接,切換開關8及線控方向盤模塊總成9通過緊固件連接固定在轉向柱支撐固定座7上端面;減震軟墊4用來吸收轉向過程的沖擊力; 雙輪軸轉向前橋5支撐整機重量并實現整機轉向及行走;線控方向盤模塊總成9用于將駕駛員的轉向動作由機械轉向轉換為信號輸出至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提供控制及驅動雙輪軸轉向前橋5轉向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包括電動轉向管柱固定支架21以及通過緊固件連接固定在電動轉向管柱固定支架21上的驅動電機控制單元ECU 22和轉向驅動電機23,固定在電動轉向管柱固定支架21與車架3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線控方向盤模塊總成9用于將駕駛員的轉向動作由機械轉向轉換為信號輸出至驅動電機控制單元ECU,驅動電機控制單元ECU控制雙輪軸轉向前橋5。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減震軟墊4雙輪軸轉向前橋5的轉向輪回饋回來的反向轉向沖擊力及轉向驅動電機23啟動時的沖擊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轉向柱支撐固定座7對應行進方向的前端設置自動跟隨模塊總成6,自動跟隨模塊總成6包括傳感器和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探測車輛的跟隨狀態并根據設定的跟蹤方式自動跟隨,控制系統用于輸出信號至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實現自動控制轉向驅動電機工作,以實現整機無人駕駛帶自動跟隨功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切換開關8,切換開關8通過緊固件連接固定在轉向柱支撐固定座7上端面,切換開關8連接驅動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的電機控制單元ECU,通過切換開關8切換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模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雙輪軸轉向前橋5包括輪胎51、輪轂52和前輪轉軸橋53,前輪轉軸橋53的上端與車架3固定連接,前輪轉軸橋53的兩側分別安裝一輪轂52,輪轂52上套設輪胎51,輪轂52通過輪胎螺母與前輪轉軸橋53連接組成雙輪軸轉向前橋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塊化線控轉向操控機構,其特征在于:車架3包括固定連接板31,電動轉向管柱模塊總成2、減震軟墊4及雙輪軸轉向前橋5通過緊固件連接固定在固定連接板31上,電動轉向管柱固定支架21和固定連接板31上與減震軟墊連接的固定孔開設兩個交叉方向上的長條孔,用來調節相關轉向零件制作和裝配誤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69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