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創正壓呼吸機在線測算呼吸道氣阻及順應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6659.X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8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袁越陽;周理;肖白軍;李立雄;陳敢新;馬小林;周超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08 | 分類號: | A61B5/08;A61B5/087;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楚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陳雪凡 |
| 地址: | 413099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正壓 呼吸 在線 測算 呼吸道 順應性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創正壓呼吸機在線測算呼吸道氣阻及順應性的方法,所述呼吸機包括氣流源、通氣道和呼氣末脈沖泄壓閥,所述氣流源通過通氣道與人體呼吸系統連通,所述呼氣末脈沖泄壓閥設置在通氣道上;使用該呼吸機進行通氣,當檢測到用戶處于呼氣末時,呼吸機控制所述呼氣末脈沖泄壓閥打開,使通氣道內部的氣流快速泄放,控制呼氣支持壓EPAP在Δt內躍降ΔP。此時,肺部在內外壓差下放氣,通過流量監測器數據和漏氣流量計算獲得該時間段內用戶在各時刻的肺部放氣流量Q(t),根據公式計算得到呼吸道氣阻R和順應性C。本發明方法有助于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的通氣狀況及時調整呼吸機通氣參數,降低通氣并發癥,提高通氣療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創正壓通氣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無創正壓呼吸機在線測算呼吸道氣阻及順應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無創正壓通氣是目前用于救治各類呼吸疾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進行無創正壓通氣的過程中,通過測定呼吸道氣阻(Resistance,R)和順應性(Compliance,C),及時調整呼吸機給予的通氣壓力和流量,可有效減少通氣并發癥,提高呼吸機的通氣療效,實現對不同病患的個體化精準通氣策略的制定。
早期的肺功能體積描記儀在使用時,需要將被測患者置入封閉箱內,通過吸氣口用力呼吸來測量和分析計算呼吸力學參數;該方法需要用到特制的箱體,主要適用于到醫院就診的疾病穩定期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所得數據置信度低且檢測過程體驗感差。后來改用食道壓力測試方法,通過將特定的壓力采集裝置插入被測患者的食道中測量當氣流經過氣道時所產生的壓力;但該方法不可避免會產生機械損傷,容易引起食道炎癥等不良反應。現在醫院采用呼吸機配合強迫正弦震蕩法(FOS)和脈沖震蕩法(IOS)進行檢測,通過對人體呼吸系統施加5-10Hz的震蕩氣壓和脈沖氣壓來獲得不同頻率的呼吸阻抗,對氣道壓力和流量進行連續記錄和分析計算后得出所需呼吸力學參數;為了配合檢測,被測患者必須坐靠在特制的椅子上,且要求坐姿端正、保持自然等。
目前采用的呼吸力學參數動態測算方法,由于受到無創通氣條件下設備結構以及自主呼吸用力等因素的干擾,測算精度有待進一步提高,且在不同呼吸狀態下測算出的結果有誤差,影響到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配合呼吸機使用且避免受震蕩氣壓、自主呼吸用力等因素干擾的人體呼吸道氣阻及順應性實時在線測算方法,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無創正壓呼吸機在線測算呼吸道氣阻及順應性的方法,所述呼吸機包括氣流源、通氣道和呼氣末脈沖泄壓閥,所述氣流源通過通氣道與人體呼吸系統連通,所述呼氣末脈沖泄壓閥設置在通氣道上,當用戶處于呼氣末時,呼吸機控制所述呼氣末脈沖泄壓閥打開,泄放通氣道內部的氣流,使呼氣支持壓EPAP在Δt內躍降ΔP,此時,肺部在內外壓差ΔP下放氣,記錄對應時刻下的肺部放氣流量Q(t);
計算呼吸道氣阻R和順應性C:
在部分可能的實施例中,將對應時刻下經過通氣道的氣體流量減去漏氣流量得到所述肺部放氣流量Q(t)。
在部分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呼吸機還包括壓力監測器和流量監測器,通過壓力監測器獲得實時呼氣支持壓EPAP,通過流量監測器獲得實時經過通氣道的氣體流量。
在部分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呼吸機還包括用于顯示和/或上傳用戶呼吸道氣阻和順應性數據的人機交互界面。
在部分可能的實施例中,當所述流量監測器檢測到用戶呼出的氣流為零時即為呼氣末。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城市學院,未經湖南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665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