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包含其的高速顫振模型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6418.5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06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錚;張婷婷;陳琦;陳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08 | 分類號: | G01M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劉佳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動 防護 裝置 包含 高速 模型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用于高速顫振模型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動顫振防護裝置與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承載傳力結構相連接,并且與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主結構的外部輪廓相一致地裝配在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特定結構區域處,并且
所述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在特定載荷條件下發生破壞,以便改變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質量分布和氣動外形,進而改變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自激勵條件,并且保護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主結構和承載傳力結構不發生破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具有上下兩件式結構,包括:
上部部件;以及
下部組件,所述下部組件包括至少一個肋板、泡沫件和蒙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呈四邊形形狀。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泡沫件的上表面上沿其縱向方向設置有開槽,以供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所述承載傳力結構從中穿過;
在所述泡沫件的上表面上沿其橫向方向設置有至少一個狹槽,所述至少一個肋板置于所述至少一個狹槽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肋板的上部中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深度與所述泡沫件的所述開槽的深度相一致,以供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所述承載傳力結構從中穿過。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組件包括三個肋板,其中一個肋板位于所述泡沫件的所述狹槽中,而另兩個肋板則分別位于所述泡沫件沿其縱向方向的兩個端部處。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由剛性材料制成,用于對所述泡沫件的整體強度進行加固。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材料是金屬材料或復合材料。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包覆在已裝配有所述肋板的所述泡沫件上,在所述蒙皮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切槽,所述切槽的輪廓與所述泡沫件的所述開槽的輪廓相一致。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件由成品泡沫機加工成型。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件通過膠結方式與所述肋板和所述蒙皮連接在一起。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件通過卡配方式與所述肋板和所述蒙皮連接在一起。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由復合材料制成。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通過膠結方式與所述肋板和所述泡沫件連接在一起。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通過卡配方式與所述肋板和所述泡沫件連接在一起。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具有一件式結構,用以直接套入到所述高速顫振模型的所述承載傳力結構上。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動顫振防護裝置具有上下兩件式結構,包括上部部件和下部組件,其中所述上部部件或所述下部組件由用泡沫件和蒙皮組成的封閉的夾層結構所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641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