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設備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5939.9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49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金華;郭浩;張顯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134 | 分類號: | F16L55/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趙崇智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施工 管道 交叉 處理 設備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設備,包括提拉座,所述提拉座的兩側外壁均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兩側內壁之間設置有側桿,且側桿上開設有圓孔,圓孔的內壁活動連接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與提拉座的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側桿的一端開設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內壁活動連接有內桿,且內桿的一端開設有兩個圓孔,兩個圓孔的內壁均活動連接有限位桿,限位桿的一端與內桿的一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限位桿的外部套接有彈簧。本發明采用伸縮式內桿,利用彈簧提供的彈力來提高內桿與管道內壁的接觸程度,從而增加裝置整體與管道之間的摩擦力,避免在使用過程中裝置受到管道內水流的壓力而發生位置偏移,提高對管道的封堵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道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設備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鎮管網建設技術的日益更新與不斷進步,以及對環境保護方面要求越來越嚴格,城鎮管網雨污分流成為一種趨勢;管網施工多處于城區中,影響因素多,既有的地下管網及管線交叉復雜,在施工新建管道中會發生與老管道交叉的現象,且老管道大都處于使用狀態,為保證新建管道正常施工且避免老管道長時間斷流,需要進行頂管施工管道的交叉處理。
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主要包括如下施工步驟:封堵現狀管道、安裝氣囊;安裝水泵、現狀管道抽水;破除現狀管道、現狀管道清淤;定位及放置鋼管;砌筑檢查井、拆除氣囊;撤離水泵。
在對現狀管道進行封堵時,是利用氣囊充氣貼合管壁后實現現狀管道的封堵,但是目前的氣囊多為直接安裝于現狀管道內,當現狀管道內水流流動較大時,施加于氣囊的壓力較強,會使氣囊發生位置的偏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設備及使用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設備,包括提拉座,所述提拉座的兩側外壁均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兩側內壁之間設置有側桿,且側桿上開設有圓孔,圓孔的內壁活動連接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與提拉座的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側桿的一端開設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內壁活動連接有內桿,且內桿的一端開設有兩個圓孔,兩個圓孔的內壁均活動連接有限位桿,限位桿的一端與內桿的一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限位桿的外部套接有彈簧,且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內桿的一側內壁和側桿的一側內壁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內桿的截面形狀為T型,且內桿的一側外壁開設有多個凹槽,凹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防滑墊,防滑墊的一面設置為弧面。
優選地,所述提拉座的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部套接有皮套。
優選地,所述提拉座的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氣流控制閥。
優選地,所述氣流控制閥的出氣口外壁固定連接有輸氣管,且輸氣管的外部設置有氣囊。
優選地,所述輸氣管和氣囊上均開設有方形孔,方形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連接嘴,且兩個相對的連接嘴之間固定連接有短管。
優選地,所述提拉座和氣囊的外部設置有同一個現狀管道。
一種頂管施工管道交叉處理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裝置放置于現狀管道內,按壓兩個內桿使彈簧收縮,內桿收納至側桿的內部,隨后向外翻轉側桿使其展開,松開內桿,彈簧恢復彈性形變提供反向作用力,內桿伸展與外部的管道內壁接觸,完成提拉座的固定,隨后通過氣流控制閥調節輸氣管內的氣體,使氣體通過短管沖入氣囊內,氣囊擴大直至與現狀管道的內壁貼合,隨后關閉氣流控制閥,完成現狀管道的封堵操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593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