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4025.0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6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昊微;于騰飛;蔡珂珺;沙怡中;周智慧;張平;司振龍;徐愛東;李業勛;朱家乙;張耀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北方湖光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N5/33;G02B23/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派爾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楊立秋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夾持 式微 紅外 融合 系統 | ||
1.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包括紅外組件(1)、機身組件(2)、投影組件(3)、夾持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組件(1)包括紅外機芯(111),所述紅外機芯(111)的一端設置有前殼體(110),所述(11)的一端設置有物鏡筒(104),所述物鏡筒(104)的內部安裝有第一紅外透鏡(101)、第二紅外透鏡(102)、第三紅外透鏡(103),所述機身組件(2)包括后殼體(201),所述后殼體(201)的表面設置有顯示組件(202),所述顯示組件(202)包括OLED顯示器(20201)、控制板(20202),所述后殼體(201)的內部頂端設置有供電組件(203),所述投影組件(3)包括用于投影OLED顯示器(20201)圖像的直角反射棱鏡(3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組件(1)還包括調焦手輪(106)、導向螺釘(109),所述調焦手輪(106)、導向螺釘(109)均安裝在前殼體(110)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體(110)的內部還安裝有第一紅外壓圈(105)、第二紅外壓圈(107)、紅外隔圈(108),所述前殼體(110)的內部兩端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前殼體(110)的內部兩個凹槽之間依次安裝第一紅外透鏡(101)、紅外隔圈(108)、第二紅外透鏡(102)、第一紅外壓圈(105)、第三紅外透鏡(103)、第二紅外壓圈(107),所述第二紅外壓圈(107)、第三紅外透鏡(103)均位于凹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顯示器(20201)、控制板(20202)均通過螺絲安裝在后殼體(201)表面,所述OLED顯示器(20201)與紅外機芯(111)之間為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組件(203)包括CR2供電電池(20302),所述CR2供電電池(20302)的一端設置有電池蓋(20301),所述電池蓋(20301)可拆卸連接在后殼體(201)上,所述CR2供電電池(20302)的另一端設置有導電彈簧(20303)與限位塊(20304),所述導電彈簧(20303)位于限位塊(20304)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CR2供電電池(20302)的一端通過導線與OLED顯示器(20201)電性連接,所述導電彈簧(20303)為導電材料,所述CR2供電電池(20302)的另一端通過導電彈簧(20303)與控制板(20202)電性連接,所述OLED顯示器(20201)與控制板(20202)之間為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組件(3)還包括棱鏡連接座(305),所述棱鏡連接座(305)的表面靠近直角反射棱鏡(301)的上方設置有保護玻璃(302),所述直角反射棱鏡(301)的一端安裝有棱鏡座(303),所述棱鏡座(303)與直角反射棱鏡(301)之間連接有棱鏡壓圈(304),所述棱鏡座(303)固定在棱鏡連接座(305)的內部,所述OLED顯示器(20201)位于保護玻璃(302)的正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夾持式微光紅外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組件(4)包括鎖緊圈(401),所述鎖緊圈(401)的定位面與后殼體(201)通過銷軸固定,所述鎖緊圈(401)的內部貫穿設置有緊固螺釘(4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北方湖光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北方湖光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402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