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以自動分合閘的數字式微型斷路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2117.5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8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泰立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2 | 分類號: | H01H71/12;H01H71/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房平木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元***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以 自動 合閘 數字式 微型 斷路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以自動分合閘的數字式微型斷路器,包括主回路、檢測單元、控制模塊、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動作單元、執行機構;動作單元包括分合閘線圈和動鐵芯,分合閘線圈通過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接入電流,動鐵芯與執行機構傳動連接;檢測單元電性連接控制模塊,控制模塊輸出端電性連接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根據接收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改變流經分合閘線圈的電流流向,驅動動鐵芯帶動執行機構分閘或合閘。該微型斷路器無需引入電操作模塊,通過單線圈就能夠實現自動合閘、分閘功能,在保持產品小型化的同時具有較大電流量程,在18mm寬度內首次實現自動分合閘控制,支持全量程1?128A,并能夠實現遠程操控,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斷路器。
背景技術
斷路器是一種用于控制和保護電路的電氣設備,能夠在電路出現故障時自動分閘切斷電路。
在現有技術中,由于微型斷路器自身無法實現自動合閘功能,必須依托額外的電操作模塊來實現合閘功能,而無論是選擇將電操作模塊設在微型斷路器外部,或是與微型斷路器組合在一起,每一個微型斷路器都需要一對一地配備相應的電操作模塊,這從設備功耗和制作成本上看都是不經濟的。
同時,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加入電操作模塊的微型斷路器的尺寸都是大于18mm的,會占用額外的空間,即使有一部分加入了電操作模塊的微型斷路器可以使整個產品控制在18mm寬度內,其保護的額定電流也無法滿足較大電流的應用,比如63A,而且其自身的分斷能力也受到了限制,而且同樣也會有功耗和成本的較大增加。
針對上述問題,就需要引入一種無電操作模塊就能夠實現自動合閘、分閘的微型斷路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自動分合閘的數字式微型斷路器,該微型斷路器無需引入電操作模塊就能夠實現自動合閘、分閘功能,保持產品小型化的同時具有大電流量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以自動分合閘的數字式微型斷路器,包括主回路、檢測單元、控制模塊、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動作單元、執行機構,所述主回路中接有負載;
所述動作單元包括分合閘線圈和動鐵芯,所述分合閘線圈為單線圈,套設在所述動鐵芯外部,所述分合閘線圈通過所述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接入電流,所述動鐵芯與所述執行機構傳動連接;
所述檢測單元的輸入端電性連接到所述主回路,所述檢測單元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到所述控制模塊的輸入端,所述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所述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根據接收到的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改變流經所述分合閘線圈的電流流向,從而驅動動鐵芯帶動執行機構分閘或合閘。
1.上述方案中,所述檢測單元為隧道磁阻傳感器,所述隧道磁阻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主回路的實時電流值,其中包含兩種實施方式:
1)所述主回路上設有短路電磁脫扣線圈,過載電流故障由隧道磁阻傳感器檢測并通知控制模塊處理,短路電流故障由短路電磁脫扣線圈處理。
2)過載電流故障和短路電流故障皆由隧道磁阻傳感器檢測并通知控制模塊處理。
2.上述方案中,所述檢測單元包括電壓測量模塊,所述電壓測量模塊用于測量所述主回路的實時負載電壓。
其中,所述控制模塊中預設有第一閾值電壓值和第二閾值電壓值,當所述實時負載電壓小于所述第一閾值電壓值判定為欠壓狀態,當所述實時負載電壓大于所述第二閾值電壓值判定為過壓狀態;當判定處于欠壓狀態或過壓狀態時,所述控制模塊向所述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發出脫扣信號,從而驅動動鐵芯帶動執行機構分閘,當欠壓狀態和過壓狀態解除后,所述控制模塊向所述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發出合閘信號,從而驅動動鐵芯帶動執行機構合閘。
3.上述方案中,對分合閘線圈控制單元包含兩種供電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泰立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泰立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21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