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實現數據庫雙向同步的同步節點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1382.1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7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朝銘;王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一代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7 | 分類號: | G06F16/27;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潘悅梅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實現 數據庫 雙向 同步 節點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實現數據庫雙向同步的同步節點裝置,屬于數據庫雙向同步技術領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如何在不對雙方數據庫做任何改變、不需要手動提交增量數據事務的情況下,達到數據庫雙向同步且不會死循環。其結構包括: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用于緩存和發送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雙向同步入庫模塊,用于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存入本端數據庫;增量數據日志模塊,用于記錄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雙向同步采集模塊,如果增量數據日志模塊中沒有記錄上述本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變化數據,將本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變化數據發送至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中,發送至對方數據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庫雙向同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用于實現數據庫雙向同步的同步節點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產環境中,由于性能、可用性等需要,同類的數據需要分布在不同的數據庫中處理,如異地的兩個數據庫中,兩個數據庫按照一定規則分別會更新邏輯上屬同一個表的數據,同時還要求一個數據庫A中數據改變(包括增、刪、改操作)要同步到另一個數據庫B中,同樣另一個數據庫B的數據改變也要同步到此數據庫A中。常用的數據庫單向同步方式不能簡單用于該場景中,例如基于日志的數據同步方式,因為該種方式會造成同步操作陷入死循環。
公開號為CN103970833B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基于日志的異構數據庫同步系統中雙向同步數據循環的解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進行雙向同步的數據庫中分別建立特殊表;當增量數據由源數據庫傳輸到目的數據庫時,首先在目的數據庫中插入一條特殊表數據,然后在目的數據庫中執行完畢所有增量數據,最后在目的數據庫手動提交增量數據事務;進行增量數據同步時具體操作如下:從日志中以事務為單位獲取增量數據,檢查事務中是否包含一條數據庫B的特殊表B的插入數據,如果此條插入數據存在且數據的來源為數據庫A,則不再將增量數據同步至數據庫A;否則,將增量數據同步至數據庫A。該發明在不影響數據庫性能的同時,利用事務的原子性,簡單方便地解決了數據循環的問題。但該專利也有一個問題,一要在雙方庫中建特殊表,還要手動提交增量數據事務,實際生產系統經常是不被允許的,因此該方法難以實施,使用場景受限。
云消息服務平臺CMSP是一個分布式的消息系統,它可以緩存和傳輸消息,并能夠分布式部署。
如何在不對雙方數據庫做任何改變、不需要手動提交增量數據事務的情況下,達到數據庫雙向同步且不會死循環的目的,并提供性能,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用于實現數據庫雙向同步的同步節點裝置,來解決如何在不對雙方數據庫做任何改變、不需要手動提交增量數據事務的情況下,達到數據庫雙向同步且不會死循環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用于實現數據庫雙向同步的同步節點裝置,配置于數據庫上,用于實現數據庫之間的雙向同步,所述同步節點中配置有:
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所述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用于緩存和發送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
雙向同步入庫模塊,所述雙向同步入庫模塊與所述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連接,用于從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中獲取來自對方數據庫的數據庫增量數據,將上述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存入本端數據庫;
增量數據日志模塊,所述增量數據日志模與所述雙向同步入庫模塊連接,用于記錄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
雙向同步采集模塊,所述雙向同步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其對應數據庫本端數據庫的數據庫變化數據增量數據,并將上述本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據與存儲于增量數據日志模塊中的對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進行比對,如果增量數據日志模塊中沒有記錄上述本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變化數據,將所述本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變化數據發送至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中,并通過云消息服務節點CMSP中將所述本端數據庫的增量數據變化數據發送至對方數據庫。
作為優選,所述增量數據包括每條增量記錄對應的相關信息,包括主鍵或索引列的key值、hash值、增量變化類型以及記錄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一代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一代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13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