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靈敏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1282.9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9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馮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市柯橋區婦幼保健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黃玉杰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直接 球蛋白 試驗 靈敏度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靈敏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標本采集后進行抗體放散,取得放散液;取放散液與患者自身紅細胞懸液混合,將混合液置于孵育箱中孵育30?60分鐘;孵育完成后加入生理鹽水洗滌若干次,棄去上清液;用生理鹽水配制成紅細胞懸液,加入到抗人球蛋白試劑卡中,離心、觀察結果。本發明能夠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的靈敏度,為臨床的明確診斷和后續治療提供支持和幫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靈敏度的方法,可以提高新生兒溶血篩查及藥物性溶血或自身免疫性溶血等診斷試驗的靈敏度。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母嬰血型不合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癥患者的診斷試驗是新生兒溶血篩查試驗,但是由于檢測方法的局限性,導致新生兒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常常出現假陰性的情況。常會出現放散試驗陽性,而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陰性的結果,導致臨床診斷的不確定性。
具體而言,目前國內對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的檢測方法還是傳統的檢測致敏在紅細胞表面的不完全抗體,通過抗人球蛋白(IgG,C3b/C3d)試劑卡(柱凝集法)進行檢測,試劑卡由6個微柱組成,每一柱中含有緩沖液,其成分為牛血清蛋白、大分子增強劑以及0.1%疊氮鈉和0.01M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由于該方法對紅細胞表面致敏的不完全抗體的量及紅細胞的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對于致敏的不完全抗體量少或紅細胞濃度低的情形時,在檢測時往往會出現假陰性的情況,從而增加臨床診斷的難度,甚至導致誤診的情況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靈敏度的方法,以提高新生兒溶血篩查及藥物性溶血或自身免疫性溶血等診斷試驗的靈敏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靈敏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標本采集后進行抗體放散,取得放散液;
步驟二、取放散液與患者自身紅細胞懸液混合,將混合液置于孵育箱中孵育30-60分鐘;
步驟三、孵育完成后加入生理鹽水洗滌若干次,棄去上清液;
步驟四、用生理鹽水配制成紅細胞懸液,加入到抗人球蛋白試劑卡中,離心、觀察結果。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一的過程如下:
標本采集后,加入生理鹽水洗滌若干次,最后一次吸干上清液后加入生理鹽水,于恒溫水浴箱中進行抗體放散,放散后離心吸取上層放散液。
作為優選,所述恒溫水浴箱的溫度為56℃。
作為優選,所述抗體放散的時間為8-15分鐘。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二的混合液中放散液與患者自身紅細胞懸液的體積比為2:1。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二中孵育溫度為37℃。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三中的洗滌次數為三次,最后一次瀝干上清液。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四的具體步驟為:用生理鹽水配制成3%紅細胞懸液,向抗人球蛋白試劑卡對應的反應腔加入10微升的3%紅細胞懸液,離心并觀察結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對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靈敏度的方法,能夠提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的靈敏度,為臨床的明確診斷和后續治療提供支持和幫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市柯橋區婦幼保健院,未經紹興市柯橋區婦幼保健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128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