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防肺癌靶標MLLT11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1058.X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304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玲玲;趙賀;金紅蕾;黃海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5/00 | 分類號: | A61K4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防 肺癌 靶標 mllt11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MLLT11作為預防和診斷由砷化物誘發的肺癌的新靶標及其應用。敲除MLLT11后可顯著抑制砷化物誘發的肺正常支氣管上皮細胞的惡轉作用。MLLT11針對肺癌,至少是砷化物誘發的肺癌具有潛在的預防作用;因此,MLLT11有望在臨床上進一步發揮其預防肺癌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MLLT11作為預防和診斷由砷化物誘發的肺癌的新靶標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據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全球癌癥統計可知,全球仍有近220萬肺癌新發病例及180萬肺癌死亡病例,嚴重威脅著全體人類生命健康安全。其中2020年中國癌癥發病率數據顯示肺癌發病率為17.9%,死亡率更是高達23.8%。因此肺癌的預防和治療對中國乃至全世界刻不容緩。砷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大量被應用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當中,包括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和合金等。然而砷及其化合物就像一把雙刃劍,在我們受益的同時,其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砷化物在2017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砷暴露可導致包括人類的頭號殺手—肺癌在內的多種癌癥的發生。砷化物既是重要的環境致肺癌化合物,又是重要的實驗室誘導肺癌的模式化合物,故研究其致癌機制對于砷化物的生物學效應(即砷化物誘導肺癌)及肺癌發生的普遍機制可能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然而砷化物誘發肺癌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明確,這無疑為我們預防肺癌尤其是砷化物誘發的肺癌增加了莫大的阻力。機制研究的持續進展與突破,有可能為尋找肺癌的預防措施提供理論支持,因此深入研究砷誘發肺癌的相關分子機制迫在眉睫。
MLLT11,別名AF1Q(ALL1-fused gene from the chromosome 1q),基因大小10740bp,位于1號染色體長臂2區1帶,為蛋白質編碼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質含90個氨基酸,大小約為9KD,主要分布于細胞核及細胞質基質中,無明顯功能結構域及與數據庫中所有已知蛋白相似結構域。四級結構與HSPA8和LAMP2同型A相互作用,同樣可與TCF7相互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白血病,卵巢癌,膀胱癌等惡性腫瘤中發現MLLT11的高表達。
2020105797538的發明《診斷和治療膀胱癌的分子標志物MLLT11及其用途》已經告知了MLLT11在診斷和治療膀胱癌中的應用。然而作為本行業常識:腫瘤具有組織特異性,用于診斷和治療膀胱癌的分子標志物與預防和診斷肺癌的分子標志物之間無必然聯系。例如,目前已知的可用于診斷和治療膀胱癌的分子標志物有CK7,S-100P,GATA3,BTA,NMP22,FDP等,但其具有尿路上皮癌特異性,與肺癌無關。另例如Erdafitinib(FGFR抑制劑),Avelumab(靶向PD-L1藥物),拓益等靶向膀胱癌的藥物,無法對肺癌進行有效治療。
因此,尋求新的靶點分子對于預防和治療砷化物誘發的肺癌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MLLT11作為預防和診斷由砷化物誘發的肺癌的新靶標及其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MLLT11表達抑制劑在制備預防肺癌藥物中的應用。
作為本發明應用的改進:敲除MLLT11后可顯著抑制砷化物誘發的肺正常支氣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轉化作用。
作為本發明應用的進一步改進:MLLT11表達抑制劑為敲除MLLT11質粒。
本發明還同時提供了一種預防肺癌的組合物:包括MLLT11表達抑制劑、藥劑學上能夠接受的載體;
所述MLLT11表達抑制劑為敲除MLLT11質粒。
本發明前期實驗發現砷化物可上調肺正常支氣管上皮細胞中MLLT11蛋白表達,且在臨床肺癌組織中MLLT11的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應的正常組織。依據該現象,進行了相關探究。探究初步表明MLLT11在砷化物誘發肺支氣管細胞惡性轉化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這為理解砷化物如何誘發肺癌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醫科大學,未經溫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10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