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及3D結構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9825.3 | 申請日: | 2021-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1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小嵐;余建男;王百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博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5/02 | 分類號: | G03B15/02;G02B27/09;H04N13/254;H04N13/271;G01S17/08;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棟梁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激光 發射器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及3D結構光裝置,其中,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包括激光發射單元,用于發射散斑激光束;第一光學組件,用于對所述散斑激光束進行準直;第二光學組件,用于對準直后的所述散斑激光束進行擴束并進行光斑復制;第三光學組件,用于對擴束并進行光斑復制后的所述散斑激光束再次進行擴束。上述方案,通過第二光學組件對散斑激光束進行擴束后,再通過第三光學組件進一步進行擴束,使得該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具有足夠大的視場角,以覆蓋超廣角相機的視場角;此外,由于第二光學組件對散斑激光束的光斑復制,使得該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視場角變大后,仍能具有較高的光斑密度,利于提高3D檢測的精度及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3D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及3D結構光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設備和智能交互設備的普及,2D(Dimension;維)因其只能提供XY兩個方向的位置信息,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而3D技術不但可以提供XY兩個方向的位置信息還可以提供位置深度信息,可以減少2D識別時發生的誤判,所以3D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刷臉支付行業、智能門鎖、體感游戲、安防監控、智能機器人避障等。
目前行業中3D技術主要有雙目、TOF、結構光等,而結構光3D技術因其精度高、成本低、功耗低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
但是,目前在某些應用場景下,需要用到超廣角相機進行拍攝,但是目前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的視場角有限,一個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不能與超廣角相機適配,即一個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不能覆蓋超廣角相機的視場角,導致廣角相機的視場角不被覆蓋部位采集的圖像沒有深度信息,影響3D檢測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及3D結構光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不能覆蓋超廣角相機的視場角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包括:
激光發射單元,用于發射散斑激光束;
第一光學組件,用于對所述散斑激光束進行準直;
第二光學組件,用于對準直后的所述散斑激光束進行擴束并進行光斑復制;
第三光學組件,用于對擴束并進行光斑復制后的所述散斑激光束再次進行擴束。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第一光學組件為準直器。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第二光學組件為二維衍射光學器件。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第三光學組件為擴束透鏡。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擴束透鏡的孔徑滿足以下關系式:
D=D0-2d·tanU0;
其中,D為所述擴束透鏡的孔徑,D0為所述第二光學組件的出光口徑,d為所述擴束透鏡與所述第二光學組件的的中心距,U0所述第二光學組件所出射的激光束的視場角。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散斑激光束經所述第三光學組件擴束后的視場角為100°-150°。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激光發射單元為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3D結構光裝置,包括超廣角相機和上述的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所述廣角相機和所述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并排設置,所述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的視場角覆蓋所述超廣角相機的視場角;所述超廣角相機的光入射面與所述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的光出射面平行。
作為可實現方式,所述超廣角相機的光入射面與所述3D結構光激光發射器的光出射面位于同一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博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博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98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