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5951.1 | 申請日: | 2021-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7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冬;苑景春;李艷玲;丁平;韓振;陳建;吳賢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4 | 分類號: | H01M4/134;H01M4/133;H01M4/1395;H01M4/1393;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創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383 | 代理人: | 蘭玉華 |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負極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及制備方法,負極極片的原料配方按照質量份數包括:鉛粉100份,炭黑材料0.2?1份,硫酸鋇0.2?1.5份,腐殖酸0.2?1份,有機膨脹劑/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0.1?2份,短纖維0.1?0.5份,水10?20份,1.0?1.4g/cm3的硫酸4?8份;本發明將有機膨脹劑2和多孔吸附載體1制備成有機膨脹劑/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再制備負極極片得到的產品應用于蓄電池時,能夠保持循環過程中負極板內有機膨脹劑2含量保持緩慢穩定,減緩電池循環過程中低溫性能下降,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鉛酸蓄電池領域,特別是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鉛酸蓄電池由于具有可靠性好、價格便宜、回收利用高等優勢在電動兩輪車、通訊后備、汽車啟動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鉛酸電池在低溫性能較差,在低溫下放電容量損失較大,通常采用添加有機膨脹劑提升鉛酸電池在低溫下的放電性能。但是,由于有機膨脹劑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發生團聚,隨著電池使用循環的增加,有機膨脹劑在電池負極中的含量逐漸降低,最終導致電池低溫放電性能下降;市場需要一種能夠減緩電池循環過程中低溫性能下降的負極極片,本發明解決這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及制備方法,產品應用于蓄電池時,能夠保持循環過程中負極板內有機膨脹劑含量保持緩慢穩定,減緩電池循環過程中低溫性能下降,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原料配方按照質量份數包括:鉛粉100份,炭黑材料0.2-1份,硫酸鋇0.2-1.5份,腐殖酸0.2-1份,有機膨脹劑/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0.1-2份,短纖維0.1-0.5份,水10-20份,1.0-1.4g/cm3的硫酸4-8份;
有機膨脹劑/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有機膨脹劑和溶劑倒入容器中,攪拌10-30min;待有機膨脹劑溶解后,放入多孔吸附載體,繼續攪拌10-30min后,靜置放置20-60min;將吸附了有機膨脹劑的多孔吸附載體取出后,烘烤2-4小時,制備得到木素磺酸鈉/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材料;所述有機膨脹劑與多孔吸附載體的重量比為5:1-1:5之間。
前述的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有機膨脹劑為木素磺酸鹽、栲膠、合成鞣劑、茴香醛、引杜林的一種或者幾種。
前述的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多孔吸附載體為活性炭、石墨烯、炭納米管、炭纖維、多孔硅球、多孔陶瓷、多孔樹脂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前述的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溶劑包括:水、丙酮、甲基溶纖劑和吡啶。
前述的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多孔吸附載體的孔徑范圍為50nm-1000nm。
前述的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原料配方按照質量份數包括:鉛粉100份,炭黑材料0.5份,硫酸鋇1.4份,木素磺酸鈉/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1.5份,腐殖酸0.5份,短纖維0.1份,水15份,1.0-1.4g/cm3的硫酸8份。
前述的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有機膨脹劑與多孔吸附載體的重量比為1:1。
一種低溫型負極極片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原料配方準備材料;
原料配方按照質量份數包括:鉛粉100份,炭黑材料0.2-1份,硫酸鋇0.2-1.5份,腐殖酸0.2-1份,有機膨脹劑/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0.1-2份,短纖維0.1-0.5份,水10-20份,1.0-1.4g/cm3的硫酸4-8份;有機膨脹劑與多孔吸附載體的重量比為5:1-1:5之間;
步驟二,制備有機膨脹劑/多孔吸附載體復合添加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59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