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抑制區熔級多晶硅CVD過程中硅枝晶生長的界面浸潤性調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3715.6 | 申請日: | 202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7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梁正;孟國均;李建設;呂永峰;郭蕊;錢光凝;儀得志;陳源茂;劉紀江;丁遠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3/035 | 分類號: | C01B33/0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4617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抑制 區熔級 多晶 cvd 過程 中硅枝晶 生長 界面 浸潤 調控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制區熔級多晶硅CVD過程中硅枝晶生長的界面浸潤性調控方法,涉及區熔級多晶硅領域,包括U型硅芯表面除去表面雜質;置于熱裂解爐反應器內部,用氮氣置換空氣;用氫氣置換氮氣;持續通入氫氣,對反應器內硅芯加載電流,使硅芯表面氧化層還原,調控其浸潤性并構筑“超親硅”表面;調節電流控制硅芯達到反應溫度,通入高純硅烷和高純氫氣的混合氣,硅烷在硅芯表面高溫裂解,產物硅在“超親硅”硅芯表面均勻成核、“層狀生長”,最終得到致密的多晶硅棒。本發明通過表界面調控,降低成核勢壘,可有效抑制硅沉積過程中的“島狀生長”與硅枝晶問題,從而獲得滿足區熔級多晶硅力學性能的產品,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熔級多晶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抑制區熔級多晶硅CVD過程中硅枝晶生長的界面浸潤性調控方法。
背景技術
多晶硅可以分為太陽能級和電子級,太陽能級多晶硅是作為太陽能產業鏈的基礎原料,主要用于生產太陽能的電池板,多用于一些大型的環保項目。電子級多晶硅作為制備集成電路的關鍵基礎材料,是發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性原材料,主要用于電子設備和芯片的生產。區熔級多晶硅是電子級多晶硅的高端產品,其中區熔級棒狀多晶硅是指純度達到12N、均勻致密且力學性能優異的棒狀晶體硅材料,經過進一步的區熔法制單晶后,用于硅基芯片制造,如集成電路用模塊(IGBT)、光電二極管(PD)以及電力電子半導體器件(SCR、GTO)等高端器件。
目前電子級多晶硅的生產技術主要有三氯氫硅(SiHCl3)法和硅烷(SiH4)法等。三氯氫硅法生產電子級多晶硅具有一定優勢,其沉積速率快,安全性相對較好,多晶硅純度可以滿足直拉和區熔的要求。目前采用三氯氫硅法生產的大部分多晶硅產品為太陽能級,在質量無法達到電子級產品的要求。硅烷法是利用硅烷熱裂解的方法生產多晶硅,該方法反應溫度低,原料硅烷易純化,可對雜質含量實現嚴格管控。硅烷法生產的多晶硅棒結晶致密,晶粒尺寸0.1μm,是生產區熔級單晶硅的最佳原料。此外,硅烷裂解產物無腐蝕性,從而避免對設備的腐蝕。
區熔級多晶硅除了具備超高純度之外,仍需滿足表面光滑無破損、無裂紋、無氧化夾層等條件。為減少在區熔過程中出現的“硅刺”,區熔級多晶硅的橢圓度和平直度也需滿足相應要求。此外,應盡量減少和消除區熔級多晶硅內部的殘余應力,以降低切割和區熔過程中預熱或晶體生長時發生破碎的危險。然而,在區熔級多晶硅的沉積過程中極易發生硅枝晶的生長,從而使得產品的力學性能難以滿足區熔級多晶硅的進一步加工生產。基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抑制區熔級多晶硅CVD過程中硅枝晶生長的界面浸潤性調控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抑制區熔級多晶硅CVD過程中硅枝晶生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抑制區熔級多晶硅CVD過程中硅枝晶生長的界面浸潤性調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U型硅芯表面清洗、擦拭及干燥以除去表面雜質;
步驟2、處理后的U型硅芯置于熱裂解爐反應器內部,并通入氮氣以置換反應器內部空氣;
步驟3、通入氫氣以置換反應爐內部氮氣;
步驟4、持續通入氫氣,對反應器內硅芯加載電流,并保持一定時間,使硅芯表面氧化層還原,調控其浸潤性并構筑“超親硅”表面;
步驟5、調節電流控制硅芯達到適宜的反應溫度,通入高純硅烷和高純氫氣的混合氣,硅烷在硅芯表面高溫裂解,產物硅在“超親硅”硅芯表面均勻成核、“層狀生長”,最終得到致密的多晶硅棒。
進一步地,步驟1所述清洗為采用25℃下電阻率≥15MΩ*cm的超純水沖洗硅芯1-5次,所述擦拭為采用有機溶劑對硅芯表面進行擦拭1-5次。
進一步地,所述有機溶劑為無水乙醇、正丁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三氯甲烷等溶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37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