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相流混輸裝置、方法以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2922.X | 申請日: | 202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78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官天日;任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00 | 分類號: | F17D1/00;F17D1/065;F17D1/14;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51062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相 流混輸 裝置 方法 以及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方法以及系統,包括循環容器;第一循環管線,第一循環管線與循環容器連通并形成流體循環回路;第一射流器,第一射流器設置于第一循環管線上,具有第一流體入口、第一流體出口以及第一旁通入口,第一流體入口、第一流體出口通過第一循環管線與循環容器連通;第一動力泵,第一動力泵設置于第一循環管線上,第一動力泵驅動循環容器內液體經第一射流器內,并于第一旁通入口處形成負壓以吸入物料。本申請通過循環流動循環容器的液體至射流器,利用射流器產生的負壓吸入多相混合物,由于吸入的多相混合物始終與流經射流器的液體混合,避免了多相混合物氣液比范圍廣而導致負荷突變的技術難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多相流混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方法以及系統。
背景技術
多相流混輸是指針對固體、液體以及氣體多相物質進行混合輸送,以油田油氣開采為例,目前油田油氣主要采出物包括石油、天然氣、水以及混雜在液體中的泥沙等多相物質,而對于采出的多相流需通過管道進行遠距離輸送,因此多相流混輸是目前油氣采出物輸送的一項重要技術。
現有的多相流混輸常常采用多相流混輸泵進行輸送,但多相流混輸泵存在多相密封、轉動件磨損而故障頻發等現象。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9114433A)公開了一種雙腔液體往復驅動多相流混輸方法及其裝置,利用兩罐交替形成的真空吸入腔和壓縮排出腔,作為多相流混輸泵的吸入室和排出室,液氣混合物中的氣體在罐內分離后,被液體壓縮排出罐外,動力泵始終工作在純液體工況,消除了高含氣對泵的影響問題,使用普通的水泵即可實現多相流的混合輸送,甚至可以作為純氣體的真空泵和壓縮機連續運行,為多相流混輸技術領域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法和研發方向。
但由于抽入多相混合物存在段塞流現象,即存在抽入管道內一段為液體,一段為氣體的現象,液體、氣體交替充入罐體內部,導致一段時間輸入純氣體,氣液比無窮大,一段時間輸入純液體,氣液比無窮小,導致該多相流混輸裝置在抽入多相混合物時存在負荷突變的技術瓶頸。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旨在解決目前多相流混輸裝置在抽入多相混合物時存在負荷突變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包括:
循環容器;
第一循環管線,第一循環管線與循環容器連通并形成流體循環回路;
第一射流器,第一射流器設置于第一循環管線上,具有第一流體入口、第一流體出口以及第一旁通入口,第一流體入口、第一流體出口通過第一循環管線與循環容器連通;以及
第一動力泵,第一動力泵設置于第一循環管線上,第一動力泵驅動循環容器內液體經第一流體入口流入至第一射流器內,并于第一旁通入口處形成負壓,第一旁通入口在負壓條件下吸入物料,物料與液體混合,并從第一流體出口流出至循環容器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循環容器下部具有循環入口、循環出口,上部具有多相混合物出口,第一循環管線與循環出口和循環入口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循環入口和循環出口分別位于循環容器相對的兩側;
多相混合物出口和循環出口位于循環容器相同的一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循環管線包括設置于循環入口處的入口管,循環容器內還設置有臨近入口管的擋板。
在一些實施例中,入口管伸入循環容器內部并朝向背離循環出口的方向延伸;或者
入口管伸入循環容器內部并朝向循環容器頂部延伸。
在一些實施例中,擋板設置于循環容器內背離所述循環出口一側的內壁面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循環管線包括設置于循環出口處的出口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29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