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GPS定位控制的智能施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2031.4 | 申請日: | 202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27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恒心;吳曉勝;項邦孟;洪順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 主分類號: | A01C15/12 | 分類號: | A01C15/12;A01C19/02;B02C13/18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 地址: | 325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gps 定位 控制 智能 施肥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GPS定位控制的智能施肥裝置,涉及施肥裝置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移動底座、裝設于移動底座上側的兩定位板、裝設于兩定位板之間的進料箱、滑動配合于進料箱下側的存料管,存料管的下端裝設有圓環,圓環的下端裝設有管體,定位板的下側裝設有橫向驅動機構,橫向驅動機構的輸出。本發明通過設置的圓弧板,圓弧板可以根據植物種類、樹齡、土壤肥力、肥料的種類等進行調整縫隙的大小,使植物施肥量更加均勻,有效的減少了因施肥量不足,導致植物出現減產的情況,且避免了施肥較多植物無法吸入而導致的肥害和肥料大量浪費,從而使施肥裝置在對土地施肥時的施肥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施肥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GPS定位控制的智能施肥裝置。
背景技術
施肥裝置,是指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噴灑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養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農業技術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學施肥是保障糧食安全和維護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時可以通過GPS定位控制進行確定施肥裝置的位置;
現有的大多施肥裝置不可以根據植物種類、樹齡、土壤肥力、肥料的種類等進行控制施肥量,若施肥過多,植物不能吸收,既造成肥料浪費,又可能產生肥害,而施肥量不足,則不能滿足植物生長所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GPS定位控制的智能施肥裝置,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中施肥裝置不可以根據植物種類、樹齡、土壤肥力、肥料的種類等進行控制施肥量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GPS定位控制的智能施肥裝置,包括移動底座、裝設于移動底座上側的兩定位板、裝設于兩定位板之間的進料箱、滑動配合于進料箱下側的存料管;
存料管的下端裝設有圓環,圓環的下端裝設有管體,定位板的下側裝設有橫向驅動機構,橫向驅動機構的輸出端裝設有連接板,連接板與存料管固定連接,連接板滑動配合在定位板的一側,且管體的下側裝設有刮管。
可選的,存料管、圓環、管體、刮管依次相連通,且刮管為弧形管結構。
可選的,連接板,旋轉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蝸桿,圓環內開設有槽口、槽道,槽口內轉動配合有多個轉動桿,轉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齒輪,其一轉動桿伸出圓環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與蝸桿相嚙合的蝸輪。
可選的,槽口的底部轉動配合有齒輪盤,轉動桿的周側固定連接有多個板體,齒輪盤與多個齒輪嚙合,且蝸桿與蝸輪嚙合。
可選的,槽道的上側開設有多個第一圓弧槽,第一圓弧槽內轉動連接有滾珠,槽道的上側裝設直線驅動機構,直線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與滾珠產生摩擦的摩擦板。
可選的,滾珠的周側開設有滑槽,滑槽內壁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電動導軌,弧形電動導軌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桿體,第一桿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定位桿,定位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弧板。
可選的,多個圓弧板組合呈圓盤狀,且第一桿體滑動配合在滑槽的內部,圓弧板為弧形板結構,圓盤的中部設置有縫隙。
可選的,多個定位桿下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桿體,第二桿體的一端轉動連接有限位桿,每兩相鄰限位桿之間均轉動連接有擋板,擋板為伸縮板結構。
可選的,每兩相鄰擋板之間裝設有圓弧盤,圓弧盤的內部開設有第二圓弧槽。
可選的,第二圓弧槽內壁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環形導軌,環形導軌的輸出端與擋板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未經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20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自由度擰緊裝置
- 下一篇:流量預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