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控制環(huán)路補償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571214.4 | 申請日: | 202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9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穎娜;成歡;馬昭;宋久旭;白思思;王淇民;孫銳;劉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M3/158 | 分類號: | H02M3/158;H02M1/08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敏強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橋型 雙向 dc 變換器 控制 環(huán)路 補償 方法 | ||
1.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控制環(huán)路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建立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不同模式下的數(shù)學模型,分別推導出BOOST模式與BUCK模式下電感電流和輸出電壓對控制變量的傳遞函數(shù)以及輸出電壓對電感電流的傳遞函數(shù);
步驟2、設計基于PI控制器的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反饋控制策略,控制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在擾動存在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穩(wěn)定的輸出;
步驟3、設計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功率電路參數(shù);
步驟4、結合步驟1得到的BOOST模式與BUCK模式下系統(tǒng)傳遞函數(shù)和步驟2得到的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反饋控制系統(tǒng)的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以及步驟3得到的功率電路參數(shù),對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系統(tǒng)進行電壓電流環(huán)PI參數(shù)的設計,并將設計出的電壓電流環(huán)PI參數(shù)代入步驟2中的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反饋控制策略中,得到加入雙環(huán)補償后的雙閉環(huán)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橋型雙向DC-DC變換器控制環(huán)路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1、采取在一個開關周期內(nèi)求變量平均值的方法,即定義變量x(t)在開關周期Ts內(nèi)的平均值為:
其中:表示變量x(t)在開關周期Ts內(nèi)的平均值;Ts表示開關周期;x(t)表示開關變換器中的某個變量;t表示時間變量;τ表示積分變量;
步驟1.2、當BOOST變換器工作在連續(xù)導電模式CCM,變換器電路穩(wěn)態(tài)時分為兩個階段,設此兩階段時間間隔分別為:[t,t+d1(t)Ts]和[t+d1(t)Ts,t+Ts],則變換器電路中電感電壓vL(t)和電容電流iC(t)分別表示為:
其中:vL(t)表示電感電壓;L表示電感;iL(t)表示電感電流;vg(t)表示蓄電池側電壓;vo(t)表示直流母線側電壓;d1(t)表示BOOST模式占空比;
其中:iC(t)表示電容電流;C1表示直流母線側電容;R1表示負載電阻;
步驟1.3、當變換器滿足低頻假設與小紋波假設時,vg(t)、vo(t)以及iL(t)在整個開關周期區(qū)間的值近似采用開關周期平均值以及分別表示,此時,式(2)、式(3)表示為:
其中:表示電感電流在開關周期內(nèi)的平均值;表示蓄電池側電壓在開關周期內(nèi)的平均值;表示直流母線側電壓在開關周期內(nèi)的平均值;
步驟1.4、采用式(1)定義各變量的開關周期平均值,則電感電壓的開關周期平均值為:
其中:表示電感電壓在開關周期內(nèi)的平均值;
若進一步認為與在一個開關周期內(nèi)近似恒定,則由式(6)得:
同理,根據(jù)電容電流的分段表達式,運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得到電容電流的開關周期平均值為:
其中:表示電容電流在開關周期內(nèi)的平均值;
步驟1.5、通過在變換器靜態(tài)工作點附近引入低頻小信號擾動,從而對變換器進行線性化處理,對于BOOST變換器中輸入變量vg(t)、狀態(tài)變量iL(t)、vo(t)的平均變量和以及控制變量d1(t),將其分解為直流分量與交流小信號分量之和,即:
其中:Vg、IL、Vo和D1表示對應變量的直流分量;和表示對應變量的交流分量;
步驟1.6、根據(jù)式(9)將式(7)、式(8)中的平均變量分解為相應的直流分量與交流小信號分量之和,得到:
將上式合并同類項整理后,令其對應的直流項相等、交流項相等,并且略去二階微小量可得到根據(jù)電感和電容的工作特性確定的交流小信號線性狀態(tài)方程為:
步驟1.7、式(11)為CCM模式下BOOST變換器電路在時域的二階動態(tài)模型,該模型是變換器系統(tǒng)閉環(huán)反饋控制設計的基礎,將式(11)所得到的方程進行拉氏變換,將時域模型變換至S域,得BOOST變換器S域的傳遞函數(shù):
其中:s表示虛變量;表示S域電感電流交流分量;表示S域直流母線側電壓交流分量;表示S域蓄電池側電壓交流分量;表示S域BOOST模式占空比交流分量;
式(12)中令S域蓄電池側電壓交流分量得出BOOST變換器在CCM模式下相應的傳遞函數(shù),CCM模式下BOOST變換器輸出電壓對控制變量的傳遞函數(shù)Gvd1(s)為:
CCM模式下BOOST變換器電感電流對控制變量的傳遞函數(shù)Gid1(s)為:
CCM模式下BOOST變換器輸出電壓對電感電流的傳遞函數(shù)Gvi1(s):
同理,得出BUCK變換器在CCM模式下相應的傳遞函數(shù),CCM模式下BUCK變換器輸出電壓對控制變量的傳遞函數(shù)Gvd2(s):
其中:C2表示蓄電池側電容;R2表示蓄電池側等效電阻;表示S域BUCK模式占空比交流分量;
CCM模式下BUCK變換器電感電流對控制變量的傳遞函數(shù)Gid2(s):
CCM模式下BUCK變換器輸出電壓對電感電流的傳遞函數(shù)Gvi2(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石油大學,未經(jīng)西安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121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間、交流和直流之間、或直流和直流之間的轉換以及用于與電源或類似的供電系統(tǒng)一起使用的設備;直流或交流輸入功率至浪涌輸出功率的轉換;以及它們的控制或調(diào)節(jié)
H02M3-00 直流功率輸入變換為直流功率輸出
H02M3-02 .沒有中間變換為交流的
H02M3-22 .帶有中間變換為交流的
H02M3-24 ..用靜態(tài)變換器的
H02M3-34 ..用動態(tài)變換器的
H02M3-44 ..由靜態(tài)變換器與動態(tài)變換器組合的;由機電變換器與另一動態(tài)變換器或靜態(tài)變換器組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