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排量泵變量彈簧自動壓裝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63007.4 | 申請日: | 202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03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龍機發;袁曉斌;候海輝;李鴻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東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4 | 分類號: | B23P19/04 |
| 代理公司: | 衡陽雁城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李政科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長沙市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排量 變量 彈簧 自動 裝設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變排量泵變量彈簧自動壓裝設備,包括支架、氣動開口夾、泵體夾具、限位擋塊和多個驅動機構;氣動開口夾安裝于支架的上部;泵體夾具安裝于支架的下部;限位擋塊的一端固定于支架的中部,另一端橫向伸出至泵體夾具的上方;氣動開口夾能夠夾取壓縮變量彈簧,并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帶動變量彈簧移動至限位擋塊的下方;泵體夾具能夠將泵體進行固定并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帶動泵體上行貼近限位擋塊,使得氣動開口夾及變量彈簧正好位于泵體的彈簧腔內;當氣動開口夾向上進行縱向移動時,限位擋塊則會限制變量彈簧跟隨氣動開口夾向上移動,從而迫使變量彈簧從氣動開口夾中脫出并留在泵體的彈簧腔內。具有控制平穩、壓裝深度可調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排量泵變量彈簧自動壓裝設備。
背景技術
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指導下,汽車(乘用車)發動機廠家較多采用變排量機油泵來替代定量機油泵,以增加汽車節能減排的效果,而變排量機油泵的變排量開啟主要是通過變量滑塊和變量彈簧的動作以達到機油泵的變排量效果,變量彈簧的安裝是否合理是影響機油泵變量開啟的關鍵因素。
現有技術在變量彈簧的裝配過程中,所采用的裝配方法是:先將一個導向盒固定在泵體正上方,再用氣缸直推彈簧過導向盒壓入泵體底部。這種裝配方法具有以下幾個缺點: 1)彈簧的裝機深度不可控制。
2)彈簧端部的銳邊在壓入過程中容易刮傷導向盒,使導向盒內壁不平整,從而出現彈簧卡滯在導向盒內的現象。
3)彈簧過導向盒進入泵體時,由于彈簧材質硬度大于鋁質泵體,彈簧端部的銳邊容易鏟傷泵體內壁而產生鋁屑,殘留的鋁屑留在泵體內部不好清除。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變排量泵變量彈簧自動壓裝設備,該壓裝設備控制平穩、壓裝深度可調,且在壓裝過錯中不會出現彈簧卡滯和刮傷泵體內壁的現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排量泵變量彈簧自動壓裝設備,包括支架、氣動開口夾、泵體夾具、限位擋塊和多個驅動機構;所述氣動開口夾安裝于支架的上部,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氣動開口夾能夠相對支架做橫向和縱向的直線運動;所述泵體夾具安裝于支架的下部,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泵體夾具能夠相對支架做縱向的直線運動;所述限位擋塊的一端固定于支架的中部,另一端橫向伸出至泵體夾具的上方,所述氣動開口夾能夠夾取壓縮變量彈簧,并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帶動變量彈簧移動至限位擋塊的下方,泵體夾具能夠將泵體進行固定并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帶動泵體上行貼近限位擋塊,使得氣動開口夾及變量彈簧正好位于泵體的彈簧腔內,當氣動開口夾向上進行縱向移動時,限位擋塊則會限制變量彈簧跟隨氣動開口夾向上移動,從而迫使變量彈簧從氣動開口夾中脫出并留在泵體的彈簧腔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動開口夾由平移氣缸和升降氣缸驅動,平移氣缸通過L形座板安裝于支架的上部,L形座板上設有橫向滑軌和平移座板,平移氣缸的頂桿與平移座板連接,升降氣缸安裝在平移座板上,升降氣缸的頂桿朝下并與氣動開口夾相連;所述泵體夾具由頂升氣缸驅動,泵體夾具包括夾具板和固定板,固定板由一塊立板和一塊底板組合成L形,立板上設有縱向滑軌,夾具板可沿縱向滑軌上下移動,頂升氣缸安裝在底板上,頂升氣缸的頂桿朝上并與夾具板相連,所述夾具板上設有用于固定泵體的定位掛銷和轉角氣缸。
進一步地,所述壓裝設備還包括彈簧夾取機構和彈簧測力機構,所述彈簧夾取機構包括直線模組、模組連接板、雙軸氣缸、氣動手指,直線模組橫向安裝于所述支架的上部,雙軸氣缸通過安裝板固定于模組連接板上,雙軸氣缸能驅動朝下的氣動手指進行上下移動;所述彈簧測力機構包括工字架、彈簧測力座、拉壓力傳感器、電缸,在彈簧測力座的一側設有不合格彈簧放置盒,另一側設有彈簧緩存座。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擋塊整體呈L形,包括一塊橫板和豎板,其中橫板的下表面設有彈簧限高座和滑塊限位塊。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側邊裝有可升降的防護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東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東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30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